第100章 【三更合一】 出發臨……(第4/7頁)

盛爹有些猶豫,不找兒子咋要錢?咋去京城享福?

盛允南見親爹一副算計的模樣,頓時惡心的犯嘔,便道:“爹,我不去叔那算了,我就擱家裏孝敬您……”

“這哪行?”盛爹立馬跳腳,大聲道:“你都已經幹了半年了,再幹一年半就能從楚哥兒手裏拿錢回家,這麽好的事你不幹,你莫不是傻子?!”

盛允南繃著臉倔強的不動,只道:“娘隔三差五去城裏找我,叔早就對咱家有了意見…”

“好南哥兒,你只管去,楊氏有我看著,她斷不敢再去擾你。”盛爹搓搓手,開始勸兒子。

“那爹呢?”

“我?”盛爹猶豫了一會,然後咬牙道:“我也不去!”

盛允南和盛元勇擡眸相視一笑,但戲還要收尾,因此盛允南回靜綏時,盛元勇一道跟了過去,只為求情。

盛爹在牛車後邊追了好幾裏路,一個勁的追著喊盛允南別忘了回來看他之類的話。

盛允南嘴角往下一壓,沒搭理盛爹。

-

從盛元勇那聽了一場大戲後,盛言楚不由高看盛允南兩眼,他倒不是想看到盛允南學他從盛家斷親自立門戶,與其和家裏人鬧掰,還不如用軟手段將盛爹和楊氏給制住,這樣一來,盛允南的名聲也要好聽些。

經此一事,楊氏的確不敢再偷偷來縣城騷擾盛允南,盛言楚的耳邊也清凈了許多。

也正是因為有盛允南這一番操作,盛言楚這才敞開心懷真正接納盛允南。

平日裏除了讓盛允南幫著做事,盛言楚每天還會抽出半個時辰在舍館教盛允南讀書。

盛允南讀書天份很高,三百千這類的啟蒙書,盛允南幾乎都能脫口而出背出來,唯一的缺陷是:認得字不多。

有些字倒是會寫,但筆畫寫得亂七八糟,一看就知道沒有經歷過系統的學習。

不過偷學學到這個程度已然算不錯了。

俞庚余狀元當年不就是偷學給自己開得蒙嗎?

盛允南多堅持今年,若能遇上良師,未必不能成就一番錦繡前程。

-

得知盛言楚提出要教自己認字,盛允南恨不得將一柱香的時間掰成兩柱香使,每每幹完了盛言楚交代的活計,盛允南就會蹲在舍館後罩房的廊下拿石頭在地上練字。

日復一日從不斷歇。

書院的學正聽聞此事後,大大的誇贊了盛允南一頓,盛言楚也因此得了一個“盛小夫子”的稱號。

趙教諭先前在秀才坊戲弄盛言楚時就喜歡故意喊盛言楚為“盛小夫子”,如今這四個字得了學正的認可,趙教諭卻再也喊不出來了。

-

六月天白晝短而悶熱 ,進了七月驕陽似火,整個靜綏上空像是籠了一層厚厚的布,直教人喘不過氣來。

天熱鋪子的生意當然要差一些,趁著熱假,盛言楚帶著程春娘去了一趟臨朔郡,臨朔郡背靠葳蕤山,比靜綏要涼爽不少。

七月十五鬼節那天,遠在江南府的鐘諺青突然背著大包小包敲響了郡守府的大門,相較於去年被堵在門外不讓進,這回鐘諺青一報上大名,守門的小廝立馬進去通傳。

衛敬是一郡之守,便是有熱假也不敢懈怠,故而早早去了衙門辦公,眼下呆在郡守府的唯有杜氏和盛言楚母子倆。

小廝進來說鐘諺青遊學歸來,盛言楚一聽,忙放下手中的果子跟著小廝往大門方向走,待看到跟在小廝身後一身邋裏邋遢的鐘諺青,盛言楚不由失笑。

“小秀才——”對面鐘諺青喜不自禁的尖聲叫喚。

邊喊邊匆忙放下兩手還有肩上的包袱,跑過來抱著盛言楚樂開了花:“我猜到你七月要來姑母家,所以我便辭了江南府的活趕到這,你看你看,我給你帶了一堆你喜歡的石頭。”

小廝立馬將鐘諺青的包袱拿過來,沉甸甸的包袱一落到青石板上就發出叮當脆響,打開一看,滿滿的全是雕刻著畫卷的石頭。

鐘諺青一塊一塊的拿出來給盛言楚看:“這是江南府外城的大河,我瞧著夜色不錯,便順手將其雕了出來。”

盛言楚含著笑接過石頭,對著陽光能看到石頭上波光粼粼的河水,水紋上還印著繁星點點,彎彎月牙如鐮刀懸掛在石頭的頂端,岸上或立或站著一群光著屁股嬉笑打鬧的小孩。

水中飄著幾帆漁船,漁船上火把通明,每艘船鞘上都跪坐著一二頭戴書生帽的青年才俊,夜晚時分,這些人竟還流蕩在江面上吟詩作詞,不愧是鐘靈毓秀的江南府。

“還有這塊。”

鐘諺青在一堆石頭裏挑出兩塊扔給盛言楚,齜著大白牙道:“江南府城中大大小小的書院不下百來所,我選了兩所最好的書院拿石頭刻了送給你。小秀才,你明年就要下場鄉試了吧?那我就提前恭賀你桂榜高中!”

除了兩座書院和江南府的大河,鐘諺青還送了一大包風景畫,鐘諺青就跟上輩子旅遊打卡的人一樣,幾乎每到一個地方就刻一二有趣景色留作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