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縣試發案,院北三號是……(第2/3頁)

詩文做的相當順暢,不過康夫子特意交代過他,說縣試第一場錄取較寬,但學官會有心將字跡端正美觀的卷子排在前面,因此下筆前,他先用官府發的素紙打了一個草稿。

確定不用再修改時,他才開始謄錄。

嘉和朝的縣試時間排的尤為的緊,從第一場到第四場,並不是所有學子都能考完的,每考一場後,學官和縣令會立刻組織縣學的教諭們進行批閱,為了公平,臨朔郡三十六縣縣學教諭們皆提前被打散抓鬮分到了各處。

連夜改完後,卯時一刻(5點多)準時將第一場考中的人員名單張貼在衙門口,這種行為稱之為‘發案’。

靜綏縣的發案十分好玩,案條是一張足有六尺的圓紙,第一場考完後會錄出前一百名謄抄在圓紙上,以第一名為中心,依次順時針向外列出其余九十九名學子的考棚號畫一個大圈,當然了,不會標注姓名。

不在圈中的學子,亦或是在第二圈第三圈的人,都不能再繼續應試。

所以發案當天,中心的第一名最為矚目。

……

“上面有我嗎?”

“別擠!”

“嘿,我中了,第三十九名,狗剩,你在四十四……”

“中了中了,走趕緊走,還有下一場呢。”

“第一這人是誰?”

“院北三號是誰?你知道嗎?”

“不知道……”

“院北三號我認識,昨天還被一個潑皮陷害了一遭,我的親娘,沒想到第一竟然是他!”

……

聽到前方的說話聲後,程以貴喜得將盛言楚一把抱住高高舉起,使勁的搖晃:“楚哥兒,你中了!還是第一名。”

對於縣試第一場的結果,盛言楚心中的把握是他肯定能進黃榜前十,拿第一屬實有點驚訝。

兩人往前擠了幾步,從前往後一看,程以貴並不比盛言楚差多少,排在第七,石大河也還行,在第十三,只是陸漣就有些拿不出手了,竟掉到了第八十六。

第一場考的已然算是入門學問,一般考到五十名開外的,幾乎就可以和童生說拜拜了,當然了也有例外,比方說第一場粗心大意了亦或是身體不適等等外界因素拖了後腿,說不準後三場能一飛沖天。

但這種幾率存在的可能性少之又少。

盛言楚沒時間去安慰陸漣,因為他馬上就要進去考第二場。

第二場多了一項——釋義四書五經的長篇內容,對於真正的十歲小孩來說,難度稍微大了些,但盛言楚心理年齡可不止十歲,加之上輩子身為史學生的他研究的古文並不少,所以在拿到晦澀難懂的孝經論後,盛言楚一點都不杵。

腦中有丘壑,胸有萬卷,他手中的筆拿起後就沒停過,因而還吸引了不少官差近前觀摩,對此他一概不擡頭,只專心做自己的考題。

過了第二場後,盛言楚因兩場第一的原因,考棚被提坐到了主試官的下首,明為考官想看一看兩場第一的學子是何人,實則是為了加嚴監視。

第三場和第四場說不慌是假話,畢竟盛言楚長這麽大還是頭一回見到滿屋子的官員,更何況他還要在這些雙眼睛下答題。

但慌也沒用,再說了屋子裏的學子又不止他一人,貴表哥也在。

別看程以貴性子大咧,實則內斂的很,眼瞅著四周做了兩排身穿官服的大人,程以貴嚇得腦門冒汗,選到內院考的不過十人而已,位子是五個一排,成‘U’字形,程以貴不巧正是第十名,就這樣排在主試官的另外一只腳下。

見程以貴臉色蒼白無神,瑟瑟發抖到毛筆都抓不穩,盛言楚暗地裏不由替程以貴捏了一把汗。

程以貴能不慌嗎?他這人本來就害怕夫子,如今面前多了十來位和夫子一般嚴肅的人,且這些人還是朝廷命官,他不慌誰慌?

就這樣哆嗦的寫完策論,途中程以貴借著研墨的空隙瞥了一眼自己的小表弟,嘿,這一看倒把程以貴看傻了眼,只見他那矮墩似的小表弟像是有備而來似的,薄薄的嘴唇微啟,神色一絲不苟,下筆那叫一個流暢。

這一幕看得原本惴惴不安的程以貴羞愧的垂下腦袋,似是被盛言楚的輕松模樣刺激了,後半場的程以貴明顯沉著鎮定許多。

最後一場考完後,盛言楚整個人的精神像是都耗盡了,一出禮院,他徑直往地上一坐。

程以貴跟著歪倒,其實學子們紛紛效仿,一時間,禮院前面的大道都被堵住了,地上清一色坐著力倦神疲的考生。

過了片刻不到,縣令以及幾位副考官從裏邊走了出來,盛言楚急忙撐著一股勁站起身,其余學子亦是起身行禮。

為首的縣令環顧一圈萎靡的學子們,撚了撚短須,揚聲問:“盛言楚現在何處?”

盛言楚拍拍身上的灰塵,側著身子擠到縣令跟前,攏起手臂彎腰鞠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