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拜師房裏被質疑身份(第2/2頁)

開門的是康家的丫鬟,問清三人上門原因後,丫鬟領著三人前往後院偏廳。

-

康家宅院坐落在懷鎮南邊遊湖邊上,是個三進三出的宅子,街門正對著長青主街,沿著主街一直往西邊走,走到底就是廖夫子的私塾,長青街是懷鎮最為繁華的街道,盛言楚經常背著程氏等人光顧的屏雅書肆就在這條街上。

康家街門連著的是一排倒座房,丫鬟介紹說因為街門連著吵鬧之地,康夫子便沒有將學子們的舍館安置在街門倒座房,如今的倒座房安置的是私塾打雜的下人,丫鬟見盛言楚聽的認真,笑說日後盛言楚若是在康家私塾讀書,若有什麽跑腿的活可以去前院倒座房找書齋或是書童幫忙。

盛言楚不好意思的撓頭,嘴上甜甜的說著謝謝,心裏卻在想康家的下人待人如此親切,想必康夫子並非傳聞中狠厲吧?

走過一段抄手遊廊,盛言楚肉眼可見的發現這進院子比剛才那座要安靜許多,院子裏的擺設皆以青松和綠竹點綴,亦或是中間摻雜了幾盆矮小的君子蘭。

“這裏就是夫子平日教書的院子了,叫襲文閣。”丫鬟的說話聲一下小了不少,指著前方敞開的偏廳,道:“裏面是書香重地,夫子一向不準外人進去,還請兩位小公子自行進去等候吧。”

又伸手引著程有福往外邊走。

程有福臨走前忐忑的看了眼兩個小子,貴哥兒食指緊緊貼在衣襟旁,走進去的時候竟緊張到同手同腳,楚哥兒倒看不出什麽。

盛言楚其實也緊張,路上他跟表哥都大言不慚的放話,說待會誰見了康夫子打怵誰就是小狗,可就是襲文閣這短短的一段石子路,兩人愣是一個走出了同手同腳,一個慌得心肝兒躁響如雷。

一進偏廳,股股清幽凝神的香氣撲鼻而來,盛言楚緊了緊肩上的背簍,那裏放置著舅舅替他準備的魁星吃食,若是康夫子順利收他為學生,等會他要捧著‘八碗’魁星吃食上康家學堂走一遭,跟師兄們認個熟臉後,屆時再與他們吃魁星飯。

甫一進門,迎面便走上兩個梳著書童打扮的小廝,一個上前接過他和表哥的背簍,一個迎著他們往內間走。

穿過一道垂花門,兩人終於來到今天的目的地——拜師房。

屋裏現下已經坐了七八位小子,瞧著面相竟有二十來歲的男人,也有跟盛言楚這般小的孩子。

盛言楚擇了最末的位置坐下,拜師的人掃了一眼他們便移開了,有捧著書孜孜不倦默讀的,也有收不起玩心在屋裏東張西望的。

書童給他斟了茶後便出去了,盛言楚借著飲茶的空隙掃了一眼四周,屋裏正中擺放著一把太師椅,椅子一側的高台下放著布墊,他不由對其多看了兩眼。

今天他能不能順利入學,端看康夫子讓不讓他跪這個布團了。

程以貴偏過頭,低低喊:“楚哥兒,看你左前方——”

盛言楚依聲看去,只見一十來歲的小孩沖他做鬼臉,一張養著富貴的包子臉上寫著對盛言楚的滿滿鄙視。

盛言楚失笑的搖搖頭,明知故問:“兄長可是有話要對小子說?”

辛華池插著腰冷笑:“你一介投機取巧的商戶子,三教九流的東西竟也好意思來康夫子的學堂?”

剛才書童接過盛言楚的戶籍文書檢查時小聲讀了出來,辛華池坐的近,聽得一清二楚。

辛華池的嗓門尖銳刺耳,惹得周邊的學子們紛紛看過來,讀書人自詡清高,不願與身上透著惡臭銅錢味的商人為伍,聞言皆蹙眉交頭接耳,露骨眼神中盡是排斥。

唯有玩耍的七歲孩童祝永章一臉茫然,丟開手中玩弄的盆栽葉子,脆生生的問:“商戶子又怎麽了?我叔父說朝廷準他收商戶子的學生了,華池哥哥怎麽還這般瞧不起人?”

盛言楚心下詫然,原以為屋子裏最不安分的祝永章是來這走過場的,不成想祝永章竟是康夫子的親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