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輾轉半生,你我之間,終得正果。(第2/2頁)

“神仙,你站住!”他大喝一聲。

神仙怎麽會因此站住,衣袂自然從視線裏消失,待小童跌跌撞撞跑過去,早已杳然無蹤。

那時九方長明路過京城,順道見一位故人老友,好巧不巧,從此走過,看見雲未思將欲摔下,拂袖一扶,舉手之勞,飄然而去。

冥冥之中,兩人的機緣早已在某個時刻聯系上,藕斷絲連,千裏將續。

思及往事,長明嘴角微翹。

“這次突破,境界更上一層,有些三千裏內外纖毫畢現的明心通達了,陸陸續續想起許多事情。”包括從前遺忘或從未注意過的細節。

萬神山之後,他神魂受創,僥幸未死,流落黃泉,那段日子是他不願回憶的經歷,卻又占據了整整五十年之久。

“白日裏黃沙遍布,龍卷隨時平地而起,稍有不慎就會被刮走,卷入鬼窟,落入熔巖煉獄,到了夜晚,萬蛇出沒,毒物妖魔隨處可見,弱者在那裏永遠會淪為獵物,一天之內,唯有太陽下山前的半個時辰最為平靜安全。”

在那個時辰裏,他常常會坐在偶有流沙的山坡上,遙望遠處夕陽,一遍遍提醒自己莫要忘了從前,提醒自己的名字和身份,如果他逐漸遺忘這些,最終就會變成黃泉裏的一抹遊魂,沒有過去,沒有回憶,徹底湮沒,枯骨隨風。

在他反反復復回憶從前時,那些挑戰宗師前輩,修為突破,尋得神兵法器的記憶,顯得重復而又呆板,唯有鮮活的人,才能讓他片刻觸動。

其中浮現最多的,自然是雲未思。

這個人,從玉皇觀拜師起,一直跟在自己身後,無論何時回頭,都能看見他。

也正是因為他,許多本該模糊黑白的細枝末葉,重新又鮮明起來。

黃泉路遠,幽冥夢長。

漸漸的,他在黃泉裏忘記了許多事情,唯獨還記得雲未思。

“不是憐憫。”九方長明長長嘆了口氣。

憐憫不是在苦難之時的念念不忘,也不是在大難臨頭時的牽掛不舍。

若幹年後離開黃泉,他遇到的第一個人是賀惜雲,賀惜雲侃侃而談天下局勢,他只覺模糊而又遙遠,似乎轉世重生,早與自己無關,唯獨聽見雲未思三個字,那根連接他與這個人間,細而未斷的線,才終於重新出現。

它從未消失,只是被他忽略了。

他九方長明從不因憐憫而許人一生一世。

“得到這個答案之前,我以為自己已經心滿意足了,畢竟畢生所求,在次而已。”

雲未思緩緩道,眼睛未在他身上離開過。

“但師尊,你知道嗎,聽見你這句話之後,我才赫然發現,欣喜若狂,是怎樣一種感覺。”

淡定只是因為欺騙自己所求不多,實際上他既貪婪,且陰險,小心翼翼將最大的貪心隱藏在知足背後,一步步展露真面目,試探周旋,一旦確定對方退讓半步,立時毫不客氣張開血盆大口,將夢寐已久的寶貝一口吞下。

唯有今日得償所願,方才知道從前隱忍多苦,所幸不負今生。

九方長明抽回自己的手,另一只手劃破手心,一道口子浮現血色,他捏指為訣,淩空虛劃,金色符文隨著血滴浮在半空融為一體。

“今九方長明,上告天地,願與雲未思結為道侶,死生與共,此心不負,若有違背,天雷擊之,魂飛魄散。”

這是極重的誓言,天地為證,因果在此,一旦違背,絕無逃脫之理,即便是修士之間結為道侶,立下契約彼此約束,一般也不會立這樣決絕毫無回旋余地的誓言。

雲未思微微一震,深受撼動,已是說不出話來。

九方長明在等他。

若雲未思反悔,不肯立誓,只要不以血踐符,九方長明單方面的起誓便不會有效果。

但他幾乎是毫不猶豫,也劃破自己的掌心。

“今雲未思,上告天地,願與九方長明結為道侶,死生與共,此心不負,若有違背,天雷擊之,魂飛魄散,永生永世不得超生渡化!”

他最後竟又自己加了一句更重的誓言。

九方長明微微皺眉,似要責備,卻終是沒有開口。

兩人掌心相握,血符交融,金光驟然耀眼刺目,迸發出更亮的光芒。

天際重雲之外,雷聲轟隆巨響,閃電如約而至,正正落在血符之上,恰似天地有靈,山海有情。

輾轉半生,你我之間,終得正果,便是明日大敵將至,生死傾覆,也已無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