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她現在回見血宗還來得及嗎?(第2/2頁)

雖然沒再遇到長明,宋難言從六義書院出師之後,由於有了丘秉坤弟子這一層光環和推薦,他在仕途上步步高升,哪怕改朝換代,也照樣平步青雲,以出身貧寒的農家子弟,從一無所有到權勢熏天,堪稱傳奇。

如今洛國天子登基未久,宋難言為先帝托孤之重臣,實際上已是萬萬人之上,如攝政王一般的地位,納妾自然也遠比旁人隆重。

世人都說,宋相爺得神仙授術,長青不老,風流多情。

多年未見,長明對這個徒弟的印象,遠沒有其他徒弟來得深刻。

眼下想要追查滄海月明,直接找到宋難言那裏,顯然要比拿著琉璃金珠杖去找慶雲禪院的禿驢要方便一些。

不過方便也是相較而言,他若是自稱宋丞相的老師要進門討一杯喜酒喝,恐怕會被門子直接當成胡言亂語的瘋人,如果出手大張旗鼓,又會打草驚蛇,還是得想法子從別處入手。

想及此,他看向許靜仙,和藹可親道:“你午夜夢回,有沒有想過自己像尋常人家成婚生子,和樂融融的滋味?”

許靜仙:……

她現在回見血宗還來得及嗎?

……

宋難言從未娶妻,卻有許多妾侍。

他從不諱言自己愛美色,食也性也,連修士都無法免俗,何況是他們這樣的凡夫俗子。

而且娶妻娶賢,納妾納色,他的每一個妾侍,毫不例外都是出了名的大美人,有青樓花魁,也有小家碧玉,他不看重數量,不追求多如繁星,加上今日新納的,攏共加起來也才五六人而已。

這在豪富權貴之中,也不算奢靡成性的了。

近來京城市井裏流行的段子,卻是他棄公主的傾慕於不顧,拒絕了皇帝賜婚,偏偏要納一個浣紗女為妾。

這樣的故事無疑是百姓茶余飯後最愛聽的,無數人簇擁在相府門口,以比看照月公主更大的熱情,想一窺新娘子的真容。他們不會去計較其中曲折與真相,在許多人看來,能夠舍公主而就浣紗女,說明那女子的美貌已經遠遠超越公主了。

但他們還是失望了。

花轎一路從外邊擡到相府門口,新娘子在喜婆和侍女的攙扶下進府,從頭到尾蓋頭都嚴嚴實實蓋在頭頂上,天公不作美,也不肯來一陣狂風將蓋頭揭起。

不過新娘子有蓋頭,她身邊的侍女卻沒有,一襲粉色衣裳明艷大方,已是世間難得的美人,許多人看呆了,紛紛說道宋相爺好艷福,這一收就收了倆,陪嫁侍女尚且如此美貌,正主兒必然更是絕色天香。

相府極大方,錢成把成把地撒,人們蜂擁上前拾撿都來不及,也就將新娘子長相拋諸腦後了。

納妾比娶妻簡單許多,不需要那麽多繁復的儀式,也沒有高堂可拜,新娘子直接就被左右送入洞房,在相府新收拾出來的後院裏,靜靜等待夫君的到來。

宋難言在前面略吃了幾杯酒,面上微醺,但尚算清醒。

畢竟以他如今的地位,沒有多少人敢當面灌酒了。

皇帝也派人送賀禮過來,打破了因為宋丞相拒絕公主而龍顏不悅的傳聞。

面對眾人一如既往的諂媚奉承,宋難言都置之一笑,應付半個時辰之後,他就起身往新院子走。

這位新納的妾侍,是他在河邊看見的,晨曦初起,女子倚溪浣紗,衣裙半濕,的確平添不少姿色,但要說比公主還漂亮,則言過其實了,人人都知道,今上禦妹是難得的佳人,只是宋難言不想娶一尊大佛來家裏供著。

他本已權傾朝野,再加上一位公主妻子,非但不能有所助益,反倒變成累贅了。

門虛掩著,一推便開。

侍女站在門口,朝他福身行禮,盈盈笑道:“恭迎相爺,恭喜相爺,相爺請!”

宋難言嗯了一聲,忽然止步,回退幾步,仔細看她。

“你是彤娘陪嫁?我為何從未見過?”

許靜仙眨眨眼:“好教相爺知曉,奴乃府中新進侍女,先前管家派奴去服侍彤娘子左右,再跟著彤娘子一道回府,往後還是在府裏伺候的。”

宋難言再要說些什麽,卻聽對方又道:“管家有命,相爺既來,奴便去外邊守著,莫要打攪您與彤娘子,相爺若有吩咐再喊奴便是。”

說罷也不等他回應,便低著頭告退了。

宋難言尋思反正也是自己的人,什麽時候起意再收到身邊也是一樣的,就沒再喊住她,舉步入了新房。

屋子裏,紅燭高照,囍字映光。

新娘子正束手端坐在床邊,微微垂著頭,似有無限嬌羞,正待郎君揭蓋細說。

宋難言一笑,將揭蓋頭的喜秤伸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