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第2/2頁)

看看每次春闈,各地士子齊聚京城時的熱鬧就知道了。挑釁比試就從來沒消停過,虞衡當年去江南,還以一己之力單挑了一整個書院來著。

虞衡自己的文化水平那絕對不用說,絕對的頂級。但岐州士子的總體文化水平嘛……那就不是那麽美妙了。

眾所周知,岐州是個窮地方,這年頭兒又不像後世搞義務教育,窮地方,大多數百姓家肯定也窮得叮當響,溫飽都成問題,誰還會奢想送孩子去念書呢?

這種情況下,貧苦人家中或許有好苗子,卻在一開始就被切斷了念書的路,終其一生都不得展露這份天賦。

除了生源面窄之外,夫子也是個問題。岐州根本沒有大儒,虞衡不算,這位是實幹型人才,和學術性學者不一樣。

岐州窮,越窮的地方越沒有人想去,去了的也會想方設法調走。這就造成了,岐州境內的夫子,水平參差不齊,高水平的夫子屈指可數。

生源窄,教師水平一般般,會試時又要同天下所有的讀書人一起比試,能夠脫穎而出考中進士的人,要麽是天賦異稟的天才,要麽就是像虞衡這樣自帶外掛的家夥。但這天下,天才數目何其少…虞衡這種情況就更不用說了,上輩子沒拯救過銀河系,都中不了這個頭彩。

所以,岐州的教育,是真的菜。

一地士子的科考成績會成為此地父母官考核時的重要依據,以岐州士子現在的總體水平,虞衡確實還得給他們好好打算打算。

眼瞅著馬上就要有一大波士子前來,虞衡還真擔心這裏頭有那麽些桀驁不馴的刺兒頭,來了岐州後什麽都不幹,專門找岐州士子比試了。

上回下江南時,虞衡一個人挑穿了一個思源書院,碾壓別人是很爽的,但被別人按在地上摩擦,滋味兒就沒那麽好受了。

身為岐州刺史,虞衡可不想自己底下的士子被人全方位無死角吊打,趕緊想辦法給他們補課。

補課的內容也不走尋常路,別人都作死地給人肚子裏填四書五經史書策論,虞衡把這些全都扔一邊,重新給他們開了一門算學。

景隆帝和昭寧帝不是讓虞衡教出一幫審計人才來嗎?虞衡覺得自己可以放手去幹了。

除了虞衡之外,所有人都很懵逼。官學一部分人覺得虞衡這是在胡鬧,你一個六元及第的傳奇人物,按理說更明白科考考試都考些什麽。結果你放著這些儒家經典不教,轉去教個風馬牛不相及的算學?

莫不是腦子進水了吧?

岐州的士子們也很懵逼,本來聽聞刺史大人有意來官府看看,考量考量他們的水平,大夥心裏還挺高興。結果呢?刺史大人重點內容一個都不講,轉而教他們算學?

這是個什麽神奇的發展?

系統也想吐槽虞衡,

【宿主你可做個人吧。人家當了十多二十年的文科生,你一來就讓他們轉理科,這合適嗎?看看,孩子們都傻了!】

“我這是在害他們嗎?”虞衡怒,“我都算泄題了好不好!他們中間要是有能學好審計的,以後能有多大作為,不用我說你也知道吧?審計這活是一般人能幹的嗎?”

重要性杠杠的,這批士子要真能出幾個搞審計的人才,那絕對是各方勢力都要爭相拉攏的關鍵人物,分量可比同起點的士子重多了。

要不是怕他們的水平太菜,在接下來的比試中被人吊打,虞衡也不想費這個精力。給別人上課,也很累的好不好?

朝廷半個月前下發了關於增加算學一科取仕數目的通知,不過大多數人還是想考進士科,沒放在心上。

如今虞衡大咧咧開算學課,有些心思靈活的士子已經察覺出幾分深意。

與此同時,其他士子也快到岐州了。就像虞衡預料中的那樣,確實有不少人充滿豪情壯志,想通過挑戰岐州士子的行為引起虞衡的注意力。

更離譜的是,這幫致力於給岐州士子找麻煩的士子們,領頭的竟然還是個虞衡的腦殘粉,提起虞衡當年挑穿思源書院的壯舉便雙眼放光,“我們若是能像嘉國公當年那樣,將岐州士子全都辯倒。嘉國公定然會抽空見我們一面!”

虞衡:???崇拜我還給我出難題,這特麽都是些什麽腦回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