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三合一(第5/6頁)

但你能為此斥責他嗎?那當然不行,虞衡那都是為了百姓著想,愛民如子的名聲響亮得很。重點是人家是真這麽想的,而不是為了沽名釣譽做樣子收買人心。

景隆帝和昭寧帝認為虞衡心軟,就軟在這地方。

說白了還是價值觀不同的鍋,景隆帝和昭寧帝作為皇朝的統治者,要的是自己的權力集中,天生帝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其他人必須得無條件聽他們的,人命在他們眼裏,有些時候不值一提。

虞衡就不一樣了,他尊重每一個人,還因為上輩子是社畜,對員工們更多添一份理解和同情,制訂員工的時候,自然是貼心至極,怎麽好怎麽來。

不然的話,哪家廠子為工人們考慮得這麽周到,還把他們的生活環境和兒女的教育都考慮到了?

再愛民如子的官都沒這麽貼心的。

景隆帝和昭寧帝父子二人還不知道虞衡是怎麽規劃橡膠廠的,但這並不妨礙他們對虞衡進行評價,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站在景隆帝和昭寧帝的角度,說一聲虞衡心軟也沒錯。

但心軟本來就不是貶義詞,太過心軟的人成不了事,太過心硬的人根本無法取信於人,相比之下,還是心軟的人好一點,起碼還能讓人覺得有情有義。

景隆帝和昭寧帝與虞衡相處的時間都不是很長,但以他們的相人之術,有那麽一段時間也就夠了。

昭寧帝點頭稱是,“虞衡一直被靖安侯和閣老們護著,有些心軟也是尋常。大事上不犯糊塗,拎得清就行。”

虞衡尚且不知道天底下最尊貴的父子倆為他心軟的事兒討論了小半個時辰,他現在忙得很,自行車的訂單越來越多了,虞衡每天都能收到從各州送來的信件,全都是要買自行車的,一個個都有些來頭,當然,沒什麽來頭的,也沒那個勇氣給虞衡來信。

要知道,現在一幫人達官顯貴都在搶自行車呢,要是其他貴人還沒搶到,地位不夠的人先搶到了,那也未必是一件好事。

有些風頭,是不該出的,出了就會為自己招貨。

虞衡手裏握著那麽多銀子,心思絲毫不慌。現在自行車的名氣已經打出去了,其他橡膠制品也得安排上。

目前橡膠廠共收了一百二十名員工,每天五個時辰的工作時間,原本虞衡是想定四個時辰,也就是後世的八個小時工作制的,結果員工們特別不樂意,覺得自己幹的活少,不配拿那麽高的工錢。他們農忙的時候,可是沒日沒夜地守著莊稼,白天天不亮就開始幹活,晚上更是直接在莊稼旁邊打地鋪,守著莊稼別被其他東西霍霍了。現在拿那麽高的工錢,就幹這麽久的活?他們心裏過不去那道坎。

再說了,廠裏還有那麽多訂單沒完成呢,哪能休息那麽久?

為此,樸實的員工們還自發地開始加班,要不是虞衡及時發現,他們能無師自通地實現三班倒制度,堅決不讓自己閑著。

這樣強烈的工作精神也是沒誰了,虞衡無奈,這才把工作時間上調了一個時辰,員工們雖然還是覺得自己占便宜了,每天幹活就跟打了雞血似的,熱情亢奮得不得了,工作環境那叫一個積極向上,人人都是積極分子,工作熱情高漲得不行。

也不怪這幫員工的工作熱情這麽高,想想他們平時過的是什麽日子?地裏刨食,看天吃飯,一年下來面朝黃土背朝天,累得半死不活,也只能勉強糊口。後來有了紅薯土豆這些好東西,收成是上去了,日子也越過越好。但是,侍弄莊稼,能有不累的嗎?要挑著好時候種下去,種了之後要時不時去看看,除草施肥,天氣有什麽變化就開始提心吊膽,生怕遭了災,一年辛苦全都成了空。

在這樣的對比之下,橡膠廠每個月給他們發工資,發的那筆錢足夠他們過上較為富裕的生活了,養活一家老小不說,攢個幾年,都能送孩子念書去了!再說了,橡膠廠的工作環境是什麽樣的?幹凈明亮的廠房,日曬雨淋風吹雨打都無妨,在屋子裏根本礙不著他們。又不用幹體力活,比先前不知道輕松了多少,這兩相比較,傻子都知道哪個好。

再說了,廠子後邊還在施工挖地基,聽說那是嘉國公吩咐下來的,給廠裏員工們建的福利房,到時候會選出優秀員工,分一套房子,價格肯定公道,甚至要比大家自己建房子要出的銀子更少,不然,怎麽能叫福利呢?

這風聲一出,本就老老實實埋頭幹活的工人們幹活更有勁兒了,那可是一套房子啊,還就在廠裏,到時候把一家老小接過來,就近照顧家裏也方便。廠裏造的房子,肯定比他們自己建的好,不趕緊抓住這個機會,那就是腦子有坑!

所以,橡膠廠開工以來,員工們的工作熱情就一直沒有下來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