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三合一(第4/6頁)

整整一百萬兩銀子呢,哪能想給誰就給誰。哪怕是給國庫掙了一千萬兩銀子的虞衡,也不行。進了國庫,那就是朝廷的銀子,事情沒這麽辦的道理。

這裏頭的彎彎繞繞虞衡當然清楚,不然的話,為了省麻煩,他上任的時候就從胡尚書那兒把銀子要來,一並帶回怡陽府,那豈不是更好?

就虞衡這奏折,寄回京城後,還引起了一陣激烈的辯論來著。

主要是虞衡用的理由還是修路,橡膠樹還是順帶的。沒辦法,誰讓虞衡的奏折寫得急,還沒做出成品給京城看看呢?

說實在的,提出這要求的人要不是虞衡,朝中反對的聲音肯定還要更大一些。也就是考慮到虞衡搞事情的成功率,其他心裏有意見的人才選擇了默默閉嘴,想看看他最後到底能不能再搞出點成績來。

出乎眾人意料的是,禦史大夫這回竟然沒跳出來反對朝廷給怡陽府的撥款了。要知道,這麽大數目的撥款,怡陽府那個地方,在朝廷看來,也沒什麽發展潛力,撥這麽多銀子給他們修路搞發展,太過不值了。碰上這樣的事兒,禦史們肯定是要據理力爭反對反對再反對的。

結果這次,禦史大夫閉嘴了?

大概也是對虞衡有所期待吧。

虞啟昌高興之余,又有些擔憂,這一回,虞衡賭上的可是他這麽多年積攢下來的信譽,要是沒能成功,浪費了這麽大的一筆銀子,反噬起來也夠他喝一壺的了。

官員想做出成績很難,但要出點紕漏,那可就太容易了。為什麽官員們大多都是瞻前顧後墨守成規之人,實在是放手大幹一場的代價太大,指不定就要保不住自己的烏紗帽,要不是對自己極有信心,誰敢賭上自己未來的官途呢?

虞衡還好,大不了什麽都不幹,帶著兩個爵位回家養老,也沒什麽後顧之憂。

既然虞衡願意拿他未來的官途賭一把,有些看虞衡不太順眼,暗搓搓期待他跌個跟頭的人,就算想反對,也沒開口,就想等虞衡翻車。

所以,虞衡這次的要求,竟然是反對聲音最弱的一回。

就在這樣一片略微詭異的氛圍中,朝廷允諾給虞衡的一百萬兩銀子,就這麽踏上了去怡陽府的官道,一起的,還有虞衡從鞏尚書那裏爭取來的兩百斤化肥。

這一百萬兩銀子和化肥,根本就沒經過岐州刺史的手,直接交在了虞衡身上。

這事兒一出,岐州官員心思各異,除了怡陽府之外,其他府的知府和州城的官員,對虞衡都生出了一丟丟不滿來。

那可是一百萬兩銀子啊,要是從他們手裏過一遍,那能得的好處……

其他府的知府不滿的原因是,這筆銀子要是過了岐州刺史的手,那他們府也能分到一部分。要知道,怡陽府就是一個下府,在岐州排名倒數,岐州有什麽好事,都不會考慮怡陽府,想的是其他幾個上府,尤其是黎陽府,作為岐州發展最好的一個府,在岐州的地位,就跟安然縣在怡陽府的地位一樣,都是撐場子的存在。

這銀子要是從岐州刺史手中過了一遍,按照規矩,該有大半要用在黎陽府上。

現在,朝廷理都不理他們,直接把銀子送到了虞衡手上,整整一百萬兩,一分銀子都沒少,還有兩百斤化肥,也讓其他人眼紅。

這手筆大的,果然是朝中有人好辦事啊。果然不愧是深受陛下和閣老們寵愛的嘉國公,他本身就代表著數不清的資源。

這道理,岐州其他官員心裏也明白,但是,明白歸明白,他們心裏,還是好酸啊!

怎麽能有這樣讓人嫉妒的人,出身好,模樣好,性格好,能力也強,就沒個不好的地方,想找個攻訐他的理由都沒有,連安慰自己對方有毛病只是仗著出身好才會這麽風光都做不到。

要是普通的小事,岐州其他官員也不會有那麽多小心思。虞衡剛來岐州時,岐州刺史帶著一幫官員給虞衡接風,話裏話外都透著虞衡自己當家做主,他絕對不插手虞衡的事。

但是吧,財帛動人心。尤其是這麽一筆巨款,說句實在話,他們在岐州當了這麽多年的官,朝廷給岐州撥的銀子加起來,還沒有一百萬兩呢,在這樣心酸的對比之下,誰能不嫉妒呢?

岐州刺史最近就沒少聽抱怨虞衡的話,暗中給虞衡上眼藥的官員太多了,臉上帶笑,說的也都是好話,但仔細一琢磨又讓人心裏怪不舒服的。別說其他官員了,就說許復自己,頭一次被下屬官員無視,最沒臉的就是他,他心裏能痛快?

不痛快也得痛快,虞衡也不可能把到手的銀子送出去,這一百萬兩銀子聽著多,但虞衡想修路,盤活整個怡陽府,還要辦橡膠廠,哪樣不要錢?認真算下來,一百萬兩銀子還得緊巴巴地用呢。這種矛盾是根本無法調節的,許復再不滿,也只能憋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