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三合一(第5/6頁)

官員們頓時傻眼了,不是,嘉秀侯你突然放個重磅消息都不跟我們提前打聲招呼的嗎?冷不丁聽到這麽個勁爆的消息,人都給嚇蒙了,都要懷疑一下自己收集信息的能耐不夠了,怎麽知道消息的速度還比不得尋常老百姓?

震驚之後就是酸,雖然自打虞衡開始考冒頭後他們就已經在檸檬樹下安了家,時不時就要酸上一把,都成習慣了。但這回他們還是沒能忍住心裏的酸意,有些心裏承受能力差的,當場就氣哭了,“老天爺怎麽就這麽偏愛他?先前都給了他紅薯讓他封爵了,這回又給他一樣玉米,怎麽什麽好事都落在了他頭上,分我一點點也好啊!”

主要是虞衡先前已經因為紅薯的事兒得了一個侯爵了,這次獻上玉米,指定不能再像先前那樣換個爵位,頂多是給他更多的賞賜,陛下的私庫和國庫都出點血,爵位就不要想了,虞衡封侯才多久,升級再怎麽離譜也不是這麽升的。

更何況爵位大多都是一代一代降一級的,如靖安侯這等世襲的爵位還是少數,大多都是承襲五代然後爵位就沒了。可以說,想給自家爵位升個級,那可比升官難多了,可能文官那邊新科進士都從小翰林爬上首輔的位置了,自家的爵位還紋絲不動甚至還會往下降一級。當然,更慘烈的就是家裏犯了事,哢嚓一下爵位都沒了。

總之就一句話,想升爵位,基本就是做夢。

所以其他人才能這麽肯定,這回虞衡玉米獻上去,得到的好處絕對比不上他先前獻紅薯的賞賜。

但換成他們就不一樣了啊,要是獻玉米的人是他們,有了虞衡這個現成的例子在,獻上去立馬換個侯爵來,那才叫恩澤子孫,體面得不得了。

老天爺你別指著虞衡一個人扔好處啊,偶爾也開開眼看看我們啊!

以上是所有官員們悲憤的真實想法。

虞衡要是知道了,肯定要噴他們一嘴。想要玉米,有本事你們造個大船跑去找新大陸啊,找到了還能順利帶回來,還能欠了你的爵位不成?真以為這玉米是白白從天上掉下來的呢,那是老子愛老婆的獎勵,你們這幫不拿老婆當人看的家夥哪裏來的臉酸!

反正不管別人酸不酸,玉米都已經種上了,該得的名聲也得了。讓先前暗中搞事情的人郁悶的是,突然爆出虞衡還有玉米種子之事,確實又讓虞衡成為了風口浪尖上的人物,百姓們對虞衡的誇贊更是不要錢的往外倒,還有一撥人嘴特別甜,簡直把虞衡誇出朵花來了,談話時的主題還特勁爆,一出手就徹底蓋過去了他們的風頭,瞬間將虞衡的威望推到了一個新高度。

本來這發展挺符合暗中搞事情那波人的期待的,但經由別人那麽一吹,他們莫名有種自己輸了的錯覺,總感覺對方好像是生動形象地給他們上了一堂怎麽博人眼球制造噱頭的炒作課。

傷害性倒是不大,侮辱性卻立強。

這幫人當即就怒了,仿佛看到虞衡居高臨下對他們投來不屑的眼神,矜貴又傲慢,一句話都不用說,萬般嘲諷都在那輕描淡寫的一眼中了。

這他媽誰能忍得住?

幕後之人當即跳腳,打定主意要給虞衡一個好看。心裏還冷笑,既然虞衡都主動把刀子遞在他們手裏了,他們不好好紮死對方都對不住虞衡這傲慢的嘲諷。

然而想象很美好,現實很紮心。

百姓們吹虞衡是認真的,他們引導輿論,得了玉米消息的百姓們當然會跟著他們一起吹虞衡,也確實造出了一副虞衡威望甚高幾乎要超過景隆帝的模樣。

但問題是,他們算漏了老百姓的心理活動。百姓們哪有那麽多心思關注什麽朝政大事,當然更多的是關注了也不懂,沒到那個份兒上,連規則都鬧不明白的,說了些什麽都是平白鬧笑話。虞衡在百姓心中確實是個大好人,把他誇成神仙百姓們也樂意,但是,百姓們關注的是虞衡這個人嗎?那當然不是,誇虞衡是次要的,主要還是饞玉米種子。

在口糧面前,其他一切都得靠邊站。

百姓們的想法就是這麽真實。

所以造成的後果就是,甭管他們怎麽給虞衡造勢,百姓們先是順著他們的話頭一路誇誇誇,然後都會把話題歪到玉米種子上,都在好奇玉米長啥樣,好不好吃,明年第一批種玉米的會是哪些幸運兒……

致力於把虞衡捧上高處好讓景隆帝心生忌憚的人:………

他們心裏有一萬句臟話要講,這屆百姓真是他們帶過的最差的一屆,完全帶不動!

拼死拼活為虞衡造勢了這麽長時間,眼瞅著就要達到目的了,結果啪嘰一聲摔地上,這遭遇,誰聽了不得說上一聲慘?

時刻關注這一切的胡尚書都忍不住同情了對方一把,一百步都走了九十九步半了,最後半步功虧一簣,換個身體不好的,一個弄不好當場去世都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