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三合一(第5/6頁)

虞衡就覺得吧,明王的話不知為何總透著一股讓人不大舒服的感覺,忍不住思索,大概這就是他為什麽不得景隆帝寵愛的原因吧?

明王見虞衡神情不大自然,以為虞衡還在為自己剛才提到秦溶月之事不快,又溫言道:“並不是我要故意打聽這些消息,實在是人多口雜,流言不少,這才進了我的耳朵。至於齊王之事,我本就不比他在父皇跟前得臉,先前他當眾打了二哥,父皇都未罰他。若是換到我頭上,想來他更不會顧忌,是以我便多關心了幾分,又想著你上回也受了委屈,便好心提醒你一句罷了。”

虞衡點頭微笑,臉上看不出任何情緒,“多謝王爺關心,下官會留心的。”

明王也是一笑,低頭看書去了,不再同虞衡說話。

========================

在收到左刺史的來信後,虞衡只覺得明王不但是個話癆,還是個烏鴉嘴。

虞衡都奇了怪了,先前自己和齊王在連州治水時,沒怎麽給過左刺史好臉色吧,怎麽他這會兒竟然還有臉給自己寫信,讓自己多照顧他兩個參加選秀的女兒呢?

虞衡自己也是個未婚青年來著,男女有別,怎麽照顧?正常人哪裏幹得出來這事兒?左刺史怕是被洪水灌了腦子,竟然能想出這種坑貨辦法。

虞啟昌知道後也很是無語,半晌才道:“別管他,凈幹些不靠譜的事兒。先前為了爭紅薯,這家夥還上書陛下,說遼州被洪水淹了不少地,怕是種不了那麽多紅薯。連州和遼州離得近,不若把遼州那份撥些出來給連州。連州一向土地肥沃,收成後也能給遼州不少紅薯賑災。倒是算得一筆好賬。”

虞衡對這位左刺史的官員考校等級還挺好奇的,又追問了一句,“去年年底吏部不是考校了所有官員,左刺史得了哪一等?”

那會兒虞衡正忙著做紅薯粉,竟然忘了打聽這事兒了,知道自己得了個上上評級後就將這事兒拋在了腦後,這會兒要不是左刺史賣蠢賣到虞衡面前來了,虞衡也想不起來這事兒。

“還能是哪一等?”虞啟昌翻了個白眼,“他都差點帶著官員們逃跑了,整個連州都亂糟糟的,要不是齊王震懾住了他們,連州說不定也要跟遼州一樣,災民無數了。就這,他還想要什麽等級?沒摘了他的烏紗帽就算他走運!”

可不是走運嗎?碰上虞衡搗鼓出了水泥,給城墻堤壩續了一波命,又有齊王壓陣,官員們不想與民同抗難也得硬著頭皮上。連州治水的功勞到底是誰的,所有人心裏都有數,左刺史雖然擔了個連州刺史的名,這回治水功勞還真沒他的份,反倒因為前期處置不當被評了個下下級,如無意外,再也無法向上升,甚至會在下一次的任免時被調去其他貧瘠的州任事。

虞衡瞬間明悟,“怪不得信都送到我這兒來了,原來是病急亂投醫,想著沾上一個是一個?”

京城多王公貴族,左刺史這是打著就算女兒沒入宮,也能套一個勛貴家給自己做後盾的主意?

那就更不能沾手這事兒了。

虞衡還記得當初在刺史府後院被左刺史某位女兒攔著的場景,更是敬謝不敏。

早先沒接觸過都莫名被纏上了,要是她們來京,自己主動照拂,不得更加頭疼?

先前自己行事不夠謹慎,連累到了人家秦溶月的名聲也就算了,這次再牽扯進兩個姑娘,名聲還能不能好了?

虞衡對風流名聲沒有任何興趣,必須得從源頭上杜絕這些流言。

然而讓虞衡沒想到的是,沈氏突然把他叫過去,喜滋滋地問他,“你不是喜歡秦家那個姑娘嗎?娘昨天去探了她娘的口風,她娘一聽明白我的意思,當即就松了口,說姑娘還沒婚配,家中正在慢慢相看呢。”

虞衡當即驚地跳起來,“誰說我喜歡她了?”

“你不喜歡人家,還巴巴給人送了書?後來又送了字畫?”沈氏自覺足夠了解孩子,瞪虞衡一眼,反問他,“你倒是說說,除了秦家姑娘,你還對哪家姑娘這麽另眼相看過?”

沈氏這話有理有據,虞衡一時間竟答不上來,情急之下只能說道:“您不是答應過我,婚姻之事任憑我做主嗎?”

“我這不正在問你的意見嗎?”沈氏很是理直氣壯,“你莫非不同意?”

不等虞衡反駁,沈氏又道:“你可想清楚了,樂不樂意人姑娘嫁給別人?”

虞衡順著沈氏的話仔細一想,現如今各家公子基本都有通房妾室,只有一個妻子的人家極少。秦溶月才貌雙全,又有一顆濟世救人的心,若是嫁了這些人,確實挺可惜。

沈氏見狀,心下暗笑,只覺得自己生了個榆木腦袋,其他事情上精明,偏這事兒糊塗,又追問虞衡,“見了人家姑娘,你心裏有沒有覺得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