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倒下一個我,還有千千萬萬個我(第2/4頁)

無須陳鋒給他們上課,這一代的救世會有一個新的理念。

我們犧牲的意義絕不只是為了下一條時間線的勝利,我們也是為了我們這一代人的勝利。

只要逃脫出去的地球人能在復眼者找不到的地方悄悄建立哪怕只一個繁衍生息的殖民地,只要人類還能在宇宙中存在,我們就得到了最終的勝利。

在陳鋒第一次觀摩晨風帝國星圖時,就曾發現一些地圖外的信息流絲線。

這些絲線代表已經走到五千光年疆域之外的所謂科考探索飛船,既肩負著探索的使命,其實同樣也肩負著帶走文明火種的使命。

探索飛船以百人為編制,除配備經驗最豐富,最可靠的領航員、操控員與機修技師之外,還配備了足以建立一個完整殖民地的各領域工程師,並且都裝備了獨立運行的量子智慧繁星的子體。

每艘飛船上也搭乘了少則十萬枚,多則數十萬枚冷凍胚胎。

以這些飛船20倍光速的極速性能,要飛到英仙臂、人馬臂至少要數百年,起碼要三代人的努力。

這些小型飛船上的成員一生都將在這狹小的空間內度過,路途當然遙遠,行程當然艱苦,但只要能活著,就是成功。

但在陳鋒看到的域外絲線代表的飛船前方,還有更多出發更早,飛行速度稍慢的遠航飛船。

他們早已主動切斷與獵戶臂的聯絡。

同樣也有一些基本同期出發的20倍光速超曲飛船,也切斷了與獵戶臂的聯系,悄然潛航,一去不返。

有人是誘餌,有人是真·種子。

每個人都肩負著不同的使命。

由逃生研究院設計的整個龐大的逃亡計劃既符合概率學,也都是在賭運氣,充滿智慧。

第八條時間線裏,人類只是要離開太陽系去往比鄰星,便有無數奮進號倒在沿途偶遇的各種不可控的宇宙自然災害中。

這次人類要離開的是獵戶臂。

不同銀河系懸臂中潛伏的危機更超乎人類想象。

銀心中的巨大黑洞偶然吸入恒星時釋放出來的射電風暴、扭曲引力造成的足以破壞曲率亞空間的空間崩裂、看似空空如也實則移動恒星墳墓的巨大暗能量長河……

除這些自然災害之外,之前的逃生艦在被毀滅前卻又陸續發回情報。

一直不曾出現的,先哲陳鋒曾經說過的球型戰艦率先出現在獵戶臂外圍,遊蕩於獵戶臂和英仙臂之間,四處追殺逃生艦。

不僅如此,在比鄰星系滅亡五天後,消滅比鄰星的百艘棱形戰艦也分散出現在晨風帝國疆域之外,阻斷人類前往英仙臂與人馬臂的去路。

人類使用超曲運動前進的路線,似乎完全在復眼棱艦的掌控之中。

哪怕不與獵戶臂聯絡的潛伏艦隊,也依然被一艘接著一艘的找到。

但沒人感到絕望,這早在預料之中,打從一開始,就沒人幻想能輕易離開。

四散而走的逃生艦隊快速做出決定,改變運動模式,從二十倍光速的超曲運動退回到無限接近光速的常規推動。

失去亞空間的保護,宇宙中的自然災害對逃生艦的威脅指數再度提高。

人類想抵達下一條懸臂的時間變成了動輒數千年。

但無數逃生艦依然一往無前。

沒有人知道沖出去的逃生者能活下來多少。

但那不重要。

覆巢之下豈有完卵。

生在銀河,誰能苟且?

在陳鋒查看戰報時,第二批整編完畢的三級艦隊剛剛進入戰場不足十五天,接過了戰區自有後備兵力的職責,重新拖住正在清剿戰區星系行星和太空站的棱艦艦隊。

自此,戰爭進入第二階段。

晨風帝國將該階段命名為“膠著”。

人類不承認這是戰敗。

只要獵戶臂內的三十五萬億人中還有一個人呼吸尚存,便不算敗。

百萬年前,統治銀河系的迷族曾滅亡在尚未掌握棱艦科技的復眼文明手中,戰爭持續數千年。

繁星計算出來的這次戰爭最理想的結果,是人類可以堅持百年左右。

看起來人類似乎比迷族弱小很多,但這並非絕對,有更深層次的原因。

人類從二十一世紀的0.7級文明發展到如今擁有理論可達三級文明的科技水平,只用了一千年。

快是人類的優勢,同樣也是劣勢。

留給地球人的發展時間太短了。

文明的強大程度不僅僅在於科技水平的高低,同樣也在於疆域版圖的面積。

哪怕人類依然只有當前的科技水平,但如果人類足跡遍布銀河系,戰略縱深是整個銀河直徑十萬光年的版圖,那勝負關系真的尚未可知。

人類在這短短七個月內展現出了比迷族強悍很多的戰爭潛力與頑強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