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恒河沙[10](第3/4頁)

他當機立斷:“找華科院的院士們看看這份技術申請資料,再組織同志們親自去審查!算了,別打電話,我親自走一趟。”

藍處親自走一趟華科院找到相關領域的大牛們,請院士們復看了一遍專利申請資料,本以為很快能得到答案,誰知道大牛們一個比一個激動,圍在一起爆發激烈的討論。

被無視了兩三個小時的藍處終於得到關注,是一位院士主動詢問:“像這種特殊專利申請,你們會組織人做實質審查嗎?”

藍處點頭:“會。”

一般來說,國利局主動做實質審查有兩個原因,一是專利申請資料太多漏洞和疑問,二是專利內容太重要。

顯然這一次屬於第二種情況。

院士:“還沒找到人吧。要不這樣,我挑幾個人過去,你看行嗎。”

藍處:“……”他能怎麽樣呢?這話明顯就不是詢問而是通知!“行。”

院士們聞言滿意了。

春節假期結束得猝不及防,盛明安需回MIT,不過在他回校前收到國利局帶隊前來審查專利內容的通知,思慮一番後,他主動提議在研究所的會議室裏開一個講座,詳細述說室溫超導材料合成的原理和方案。

會議臨時決定,便匆忙定在元宵前兩天,剛好院士專家組到達研究所。

雙方都是不拘小節之人,無需過多客套,直接就在會議室開始講座,由盛明安坐開場白,先在上方詳述方案,下邊則是專家組聽眾。

令盛明安驚喜的是專家組裏還有熟人,即張群芳和沈衛國這對老友,同時也是他重生以來最開始認識的國家院士。

“一開始對室溫超導材料的合成靈感基於BCS理論中的庫伯對,對庫伯對進行深入研究,我發現氫原子小體積、輕質量的特性能使電子在晶格點距離更近、讓凝聚波傳播更快……”

“相繼發現氫、硫、碳等元素在一定條件下可以實現高溫超導,之前一直有物理學家利用合成兩種元素實現高溫超導,所以我在這些基礎上面,嘗試三種元素材料合成……”

盛明安寫出合成材料的化學式,“C元素和S元素1:1摩爾比混合,放入數模轉換後充入氫氣……通電後,檢測到電阻為零。綜上所述,合成室溫超導材料。”

結束講座,盛明安轉身面對會議室眾人,做好被質問的準備,然而隨時間流逝,室內依舊鴉雀無聲,他心生疑惑,難道是他講得太糟糕了?

良久,張群芳詢問:“你是基於什麽原理合成室溫超導材料?”

怎麽會是這個問題?盛明安有些奇怪,但如實回答:“靈感源自BCS理論,超導材料合成則基於室溫超導理論。”

“室溫超導理論?”

“是。”盛明安覺得光說說不清楚,於是轉身在白板上寫下:“以局域磁矩和巡遊電子耦合下的超導模型為基礎建立常規與非常規超導體新理論……”

室內眾人這下完全坐不住,拿出草稿本記錄盛明安的思路,仿佛從這些數字、文字和公式計算中看到天才當初推演的腦回路,仿佛看到新的物理世界誕生的過程,這種感覺令人不由自主產生敬畏和感動,讓人顫栗、激動和膜拜。

……

盛明安:“還有問題嗎?”

眾人剛經歷過一場異常激烈的頭腦風暴,此時稍松一口氣,暫時沒有疑問,但下一刻精神緊繃,迫不及待想回去消化新知識,便都起身告別。

“老張有福氣,收了個了不得的學生。”

“老張你是光學的吧,人留在你這裏可惜了。孩子明明擅長材料物理,都被耽誤多久!”

“就是!他還去MIT留學,學的什麽天體物理,瞎胡鬧,瞎耽誤人!”

“死心吧,盛明安一輩子都是光學的人!別忘了拍瓦級激光系統方案是他提出來的。”張群芳揮手趕人,臉上卻掛著滿足得意的笑容:“我們師徒一輩子的緣分,你們羨慕不來。”

窸窸窣窣片刻,人群都走出會議室。

會議室外,藍處逮著熟悉的一名材料物理學的院士問:“專利申請能過嗎?”

院士:“怎麽不能過?不僅讓過,還得加快進程,別讓人久等。特殊情況特殊對待,有些浪費時間的流程能省就省。”

收到提點,藍處:“明白!”

會議室內,張群芳故意板著臉:“怎麽回事?不是去MIT學天體物理嗎?”

盛明安:“抽空做點別的。”

張群芳臉頰抽搐,這回答太遭人恨,抽空做點別的就弄出這麽大的成果,他要是專心致志做某件事,別人還要不要混了?

“少得便宜賣乖。”

盛明安摸摸鼻子笑了。

“什麽時候回MIT?”

“明天的機票。”

“這麽趕?”

“早就開學了,只不過我請假。”

“行吧,回校後認真學習,爭取早點畢業。如果是別人,我不會這麽要求,但你不同,你不需要在MIT待上四五年。室溫超導技術不同於激光裝置、EUV或者石墨烯提取技術,也不像量子糾錯這種短期內看不到成效的發現,社會將會因它的出現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