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山巍[20](第2/3頁)

孫誠還是有點懵:“什麽?”

方左深吸一口氣,平復激動的心情說道:“簡單點來說,直接操控等離子體合成石墨烯。石墨烯制備的制約是穩定,石墨烯不夠平穩、不夠穩定,技術制約大面積石墨烯的獲取,但現在有一種裝置有可能實現等離子體合成穩定和大面積的石墨烯,如果再對裝置進行優化,產業化生產石墨烯不再只是設想。”

再簡單點來說,一旦盛明安設計出該裝置並驗收通過,投入使用,產業化石墨烯生產只是時間上的問題。

孫誠倒吸一口氣:“臥槽,給盛工跪了。”

盛明安:“不用跪太早,等模擬仿真通過再說。”

已經明白實驗最終方案的方左幾人紛紛上前,佇立在盛明安旁邊協助他抽調數據。

盛明安喊陸音幾人過來就是信任他們的意思,因此沒有藏私,遇到某些難點便主動開口:“放電過程產生高溫灼燒裝置,但是看到這些實驗研究數據了嗎?”

鼠標指著顯示屏閃現的數據,盛明安說道:“孫誠,我記得這是你負責的項目。”

孫誠挺直腰板:“是。”

盛明安:“你從研究中看出什麽?”

孫誠:“弧根旋轉速度的增加可以減小電極損耗,提高電極壽命。”

盛明安:“根據這句話進行實驗設計和測量,計算出銅電極的灼燒率近似反比於氮電弧的旋轉速度。”

“!”方左趕緊記下來,這是很重要的結論。

孫誠嘴巴微張,沒料到他的研究結論還能衍生出其他數據等式。

“電弧的旋轉速度是影響電弧的關鍵因素之一,它可以由歷屆科研資料得出的經驗公式算出……”

盛明安緩聲述說,用最簡單易懂的話語描述實驗的思路、數據、公式和結論,善於運用生動的比喻,令人一聽便懂、一點即明。

三四個月來每天重復的枯燥實驗、不重復的實驗內容,或是復制物理界石墨烯研究歷史的經典實驗案例,或是布置課題由團隊設計、合作和制造,所有獲取的數據此刻都在盛明安手掌底下的硬盤裏保存。

解決數據調配後就是實驗裝置的設計,剖析等離子發生器的結構,包括等離子體發生器、電源、水冷單元、電弧電流電壓數據采集單元、高速CCD攝影、面陣列ICCD攝影單元等。

首先是等離子體發生器的設計。

“發生器由石墨陽極和陰極構成,陽極呈管狀,陰極呈棒狀,采用徑向進氣減輕電極燒蝕……”

軟件中出現發生器的橫切面、正面結構設計圖,接下來根據磁場強度分布繼續試驗裝置的設計,每個單元結構在幾人的見證下一點點建立、成形。

時間一點一滴的過去,從早上到中午、到下午,太陽下山,夜幕降臨,實驗室的燈光亮起,沒人挪動腳步,直到饑腸轆轆,不得不停止進度。

盛明安宣布明天再繼續,都先回去休息。

他也累了。

一整天沒吃飯、沒休息,瘋狂消耗腦力,一旦離開實驗室,疲乏如山傾倒向他壓過來。

盛明安回房後簡單吃了點東西填飽肚子就沉沉睡去,連陳驚璆的留言都沒有回復。

第二天醒來,梳洗一遍後,腦子清醒,盛明安挑著回復陳驚璆的留言便向實驗室走去,剛到門口就看見陸音他們三人。

三人比他早到,一見盛明安便齊齊打招呼:“盛工。”

他們比盛明安更期待成品。

盛明安話不多說,繼續仿真建模的設計。

又是一天過去,錯誤不少,但是維持在可控制的範圍內,而他們始終保持高強度的工作量,一直到第四天才迎來建模最終成品。

偌大的實驗室內空蕩蕩,僅有四個身影站立在各個裝置前面緊盯軟件中正在建立的各個模型數據。

有時候他們會在各個裝置間來回穿梭,手裏拿著筆記本和圓珠筆不時記錄。

此時,盛明安面前的顯示屏合成磁控電弧裝置的模型。

方左駐足,目光炯炯地盯著盛明安面前的顯示屏。陸音快步上前,孫誠緊隨其後。

模型雖建立但不能算成功,還需要在該模型裏模擬實驗,與計算數值相符合才算成功。

根據數值模型的假定、計算域、控制方程等計算出數值,輸入模型中進行模擬,控制磁控電弧等離子體的溫度、速度、大氣壓、電流密度分布,控制外磁場……

一步一步下來,盛明安有條不紊的完成測試,得出符合結果的圖形。

圖形與他們此前的計算幾乎重疊,數據相近,差錯不大。

方左三人放慢呼吸,唯恐驚擾盛明安,打斷他的思路。

顯示屏不斷閃爍的曲線描繪出無比美麗的數學圖形,這些圖形看上去不起眼,安靜的出現在屏幕上、無聲地消失,藏匿在硬盤裏,仿佛沒什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