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山巍[17](第3/5頁)

丁總看向董事長:“但是陸工的團隊的科研資金已經砍掉60%,用這60%給黃副總請來的科研團隊還不夠嗎?不至於立刻炒掉陸工。”

原來陸音團隊科研資金被看60%已經是丁總力爭後的結果,但競爭對手的黃副總從蘇省請來一支科研團隊後卻更改主意,打算立即炒掉陸音的團隊,而將雇傭他們的工資和剩下40%科研經費全部投資到新的科研團隊。

沒想到董事長意動,丁總怎麽說,他都不打算改變裁掉陸音團隊的決定。

黃副總涼涼說道:“給他們100%的經費研究不出一個屁來,砍剩四成的經費就能研究出成果?丁總,我們開門做生意的,不能做吃虧的事情。科研本身就是投資,投資得懂及時止損這個道理。與其浪費四成經費,不如全部留給更有能力的人。”

他轉而對董事長說:“蘇省金大的牛銳智教授本身就是研發石墨烯生產這一塊的,發了很多篇SCI論文,聽說還是國家院士的熱門人選!這樣的大牛,難道不比一個不知名重本教授厲害?”

董事長點了點頭,確實認可黃副總的話。

丁總見狀,臉色難看,心沉到谷底,心知如果沒有轉機,陸音團隊被裁就成了定局。

陸音團隊一直是他組建的團隊,幫他鞏固在公司裏的地位,狠壓黃副總那一頭,只是最近一年裏,團隊研究不出成果才被黃副總抓住痛打。

一番爭論後,董事長做出決定,就要宣布:“雖然搞學術科研跟投資一樣,自負盈虧,但在明知沒有效益的前提,還是……”

這話出來,結局已定。

黃副總忍不住得意的笑,丁總面沉如水。

卻在此時,丁總身後的助理接到一個電話,在丁總耳邊說了幾句,丁總面露驚喜,及時打斷董事長的決定說道:“等等,我還有話說。”

董事長雖知丁總想做最後的爭取但認為自己不會改變主意,於是給了他一個機會:“你說吧。”

丁總挺直腰板,底氣十足:“是這樣,陸工團隊提出一個全新的大面積、大規模制備石墨烯方案,他們有三成把握可實現該方案。”

三成把握在第一次的科研方案中已經算誇下海口了。

黃副總忍不住嘲笑:“才三成?”

丁總:“足夠了。”他看向董事長,說服對方:“就分成兩個項目,科研經費還跟之前商定的四六分,但是我希望能允許陸音團隊的項目開放招商引資。”

黃副總斷然拒絕:“不行!”

他質問陸音的團隊哪來的底氣保證三成成功率?他們耗費一年時間研究不出個蛋來,憑什麽讓公司讓出利益陪他們玩?

丁總忍無可忍說道:“因為盛明安在團隊裏,是他提出來的方案!”

黃副總一臉茫然,但董事長認識盛明安,就讓黃副總的人去請牛銳智進來。

牛銳智是個五十來歲的學者,帶著瓶底厚的眼鏡,頭頂戴著油得發光的濃密假發,穿西裝、打領帶,挺有幾分唬人的架勢。

董事長將盛明安提出來的方案說出,沒有詳細方案,因為電話裏說不清、他也不是太懂,所以只描述個大概然後問牛銳智怎麽看。

牛銳智就身份而言絕對吊打盛明安和陸音,他是長江學者、大學教授,金大大學物理研究所副所長,還是今年院士評選的熱門人選,重重頭銜掛在他身上,使他成為黑金科技所有科研團隊裏最權威的大牛。

因此在場幾人都頗為客氣,哪怕他們才是雇傭者。

牛銳智聽完表述哈哈大笑,笑得前俯後仰,搖手擺頭斷然說道:“不可能!”

丁總:“什麽不可能?”

牛銳智:“我說大規模大面積制備石墨烯的方案不可能實現,三成也不可能!這方案什麽意思呢?等於說目前任何國家都沒有的石墨烯產業化生產技術被攻破!你們覺得可能嗎?”

黑金科技的團隊連12厘米的大面積石墨烯都制備不了,遑論產業化生產!

這不鬧著玩嗎?

丁總期待落空,心裏不好受,董事長笑容也淡下來,只有黃副總高興。

牛銳智肯定地說:“我研究石墨烯制備技術十來年,但連我都不敢誇口三成把握功課石墨烯產業化生產技術!”他搖頭,輕蔑的笑:“我看盛明安是被過去的鮮花掌聲誇得飄飄然,變得驕傲自滿了。”

董事長:“但他確實造出了光刻機,為藍河科技創下巨大利益。”

“造出光刻機的人是藍河科技成熟的科研團隊,和全國各高校研究所成熟的科研團隊、科技企業,不是盛明安一個人的成果。”牛銳智糾正道:“媒體誇大其詞,誇大了盛明安一個人的功勞,其實他個人的付出微乎其微。我國布置光刻機二十多年,最復雜的技術都是舉國之力攻破,盛明安只不過剛好幸運的撿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