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山巍[02] 挽狂瀾!(第4/5頁)

又是貪得無厭、蠢不自知的酈裕華。

陳天鶴喝下整杯酒,本想讓人趕走她,忽然心中一動,改而說道:“帶她上來。”

秘書還以為又是趕走的回復,沒想到這回得到相反的答案:“是。”

***

在等待光源系統專利申請通過的時間裏,盛明安和陳驚璆回科大,提交提前畢業申請。

陳驚璆的學分差不多修滿,只要通過答辯就能畢業,因此學校予以通過申請。

只是輪到盛明安的申請時卻有些猶豫,原因很簡單,他學分未修滿。

彼時校長拿著這張申請表感覺很燙手,他找來教導過盛明安的潘教授、朱教授等幾位教授共同商討這個申請應該怎麽處理。

“盛明安已經熟知大學光學和量子力學的基礎知識,他對光學領域和量子力學的領域遠遠超過同級生。毫不誇張的說,他的知識儲備和科研成就不亞於一名博士,甚至是教授。”潘教授如是說。

朱教授贊同:“他解決了量子糾錯,一舉推進量子計算向前邁進至少二十年。這份成就足以讓他提前畢業,而不是將時間和才能浪費在無謂的兩年大學生活。”

另外兩名教授是盛明安的光學導師,緊跟潘、朱兩位教授說道:“不提早期的一篇雷達算法論文,之後的prl論文一篇,科學論文一篇,自然論文兩篇,還有一個國獎、一個陳嘉庚科學獎,這成績別說博士,他都可以評教授職稱了!”

校長其實也贊同破例同意盛明安提前畢業,但他也有自己的考量,還是擔心盛明安的科研成就不足以讓科大為他破例。

盛明安雖拿了四五篇頂級論文期刊一作,可他的科研成果還需要時間驗證,目前看不出效果是其一。

其二,盛明安今年才大二,卻有一大半的時間不在科大,沒來上課,一年裏沒什麽成果,難免有人覺得他是‘傷仲永’,驕傲自滿,一蹶不振。

“我擔心屢次破例,會引起學生不滿。”

潘教授:“如果能做到盛明安的標準,學校也會同意他們提前畢業。”

朱教授表示是這道理沒錯。

另外兩名教授對視一眼,沉吟道:“校長無非擔心學校屢次為盛明安破例會引起盛明安不滿,但是如果盛明安提前畢業的申請不是由學校通過,而是由教育局同意的話,那就沒問題了。”

校長:“……”

校長:“這得多大的臉面才能讓教育局同意?”

“靠盛明安一個人的臉面就夠了。”光學教授笑說:“獨家內幕,盛明安帶領一支科研團隊攻破13.5nm光源系統的核心技術,還跟申市微電子科技達成合作,目前已經被納入02專項,交由藍河科技開發。”

校長‘噌’地站起:“是極紫外光刻的13.5nm光源系統核心技術?!極大規模集成電路制造技術?!!”

他作恍然大悟狀:“我就說去年盛明安怎麽一聲不響,課不來上,考試不怎麽來,一年到頭留在學校的時間沒幾天,也不見什麽科研成果,原來是去搞光源系統!居然是去搞光源系統?!他還給搞成了!!”

校長想了想,忍不住沾沾自喜:“幸好是我們科大的學生。”

要是被首都那兩所大學搶了去,真哭都不知道哪去哭了。

光源系統技術的突破最能短時間內看到成效,有這份成就加持,還擔心什麽破不破例?

跪都不知道怎麽跪服,誰還反對?

校長的擔憂一掃而空,大手一揮,同意盛明安的提前畢業申請,不過為堵悠悠眾口,他還是多走了一道申請教育局同意的程序。

雙重程序保險下來,可見他有多重視盛明安這學生了。

潘朱等幾位教授離開校長辦公室,前者攔下兩位光學教授詢問:“光源系統技術真的被盛明安攻破了?”

“還能有假?”光學教授嘆道:“你們沒關注津市的千億美金造芯騙局吧?多看看,這事兒已經傳到了首都,上面人都看著。國外拿著芯片掐住我們的喉嚨,明目張膽的勒索、封鎖和威脅,兵不血刃,輕易制住了我們國家數一數二的電子通信國企。”

多大的恥辱啊!

華興和鴻芯這兩件事,不是只有人民痛心憤恨,首都上面的人也在關注,除了痛心暗恨,他們還看到了危機。

布局二十年的極大規模集成電路制造技術及成套工藝專項至今沒有重大突破,美國突然發難,國內豬隊友扯後腿,半導體產業發展頓時陷入僵局。

國內半導體領域很多人不由想起2003年發生的‘漢芯’事件。

2003年申大微電子學院院長陳進用一枚美國芯片假裝自主研發的國產芯片,取名‘漢芯’,騙取國家數十億科研資金逃往海外,重創當時國內欣欣向榮的半導體產業,以致芯片自主研發領域至今還萎靡不振、半死不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