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星曉[15] 半導體產業危機!(第2/3頁)

不過一月時間,津市原本大好的形勢怎麽突然間急轉直下走到如今這窘迫不已的地步?

曹文翰一心為津市發展而奮鬥,沒想到剛來不到兩年就栽了這麽大一跟頭!

如剛才電話裏聯系的那人所言,鴻芯也不是唯一被爆雷的造芯項目,津市更不是被坑得最慘的,曹書記大可以甩開手不管,反正不必他承擔債務和風險。

只是責任和良心不允許曹書記什麽都不做。

在津市半導體基金會未受到無可挽回的重創之前,曹書記必須得做些什麽盡量挽救。

只要鴻芯項目穩住,繼續開發,與之關聯的半導體基金會就還能穩住再撐一段時間。

麻煩的是現在沒有哪個大公司、大企業敢出手接管鴻芯做產業結構重組,曹書記這幾天一直撥打電話,所有回復都是拒絕。

這時秘書敲門進來,語氣急促:“曹書記,華電科、中環、美鑫等半導體企業有意退出津市半導體基金會!商談落地津市的海光臨時撤回合作談話,還有其他半導體關聯的公司反對和不滿的聲浪越來越激烈!”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處境風急浪高,險象環生。

曹書記心焦,病急亂投醫拍板道:“找陳天鶴。”

秘書連忙點頭:“我這就去備車。”

“等等!”曹書記喝住秘書,按著抽痛不已的太陽穴說:“我先聯系陳天鶴,你出去吧。”

“是。”秘書退出。

曹書記撥通陳天鶴的聯系電話,將來意簡單說明,得到陳天鶴長時間的沉默以及委婉推辭。

“您太高看我,我哪來的本事重組一個不屬於我名下資產的產業領域?我一個房地產和餐飲行業廠商,怎麽敢染指半導體產業?”陳天鶴說:“您讓我帶頭拉攏投資,做起半導體基金會還行,並購鴻芯重組結構……是在為難我。”

曹書記聽懂了陳天鶴話裏的推脫之意,不是萬不得已的情況,他不會找陳天鶴,但是到了找陳天鶴出手的時候,他也有他的考量。

陳天鶴帶頭組織起津市半導體基金會,人脈方面不必說,或許吆喝一聲就能集齊八方管理人才。

他資產過百億、千億,本人也是塊活招牌,如果是陳天鶴出手收購鴻芯,一能安定關聯企業的心,二能活絡斷裂的資金鏈,三來可以吸引專業人才接管鴻芯做重組處理。

曹書記將理由掰開來細說,試圖說服陳天鶴,他以為對外標榜愛國企業、愛國商人的陳天鶴聽完理由會仔細考慮並同意。

哪料陳天鶴拒絕:“曹書記,我心有余,力不足。我心力主要耗在騰輝集團,剩下一點精力放在基金會,要是騰出手接管鴻芯,不小心連累基金會的發展不是雪上加霜嗎?”

曹書記心一沉,端正的臉如覆寒霜。

陳天鶴這是利用基金會威脅他?

“我管不了鴻芯,您真有心挽救……”陳天鶴沉吟片刻,說道:“我推薦藍河科技,他們的革芯項目和鴻芯項目一樣,技術方面說不定還有重疊的地方。”

“說不定藍河科技真能力挽狂瀾……”陳天鶴笑問:“曹書記,您知道藍河科技嗎?”

他怎麽會不知道藍河科技的革芯項目?

去年鴻芯和革芯明爭暗鬥,還是他親自決定放棄革芯,推薦鴻芯項目列入市、省重點在建項目計劃,一路開綠燈、落實鼓勵優惠政策,以至於藍河科技的革芯漸漸沒了聲音。

曹書記用力握緊拳頭,深深地吸氣、呼氣,沉著冷靜回應陳天鶴:“我明白陳董的意思了。但是我有一點不懂,想請教陳董。”

陳天鶴從鴻芯的爛攤子裏全身而退,還撈到不少錢,此時心情正好,樂意看一場困獸之鬥。

“您說。”

曹書記:“我記得陳董前年注資鴻芯十億美金,現在鴻芯項目停滯,陳董十億美金打水漂怎麽不著急?”

陳天鶴:“我說的注資十億是指讓出土地使用權,正好是鴻芯在建那批次大樓的土地。話說回來,這土地轉讓合同申請審查還沒批下來,算算時間正好年底收回來。曹書記還有大半年的時間可以自由使用那片土地,拿去當鴻芯機器設備的拍賣場地也不錯。”

曹書記緊繃的神經猛地斷裂,‘啪’一聲將話筒砸回座機掛斷通話。

秘書聽到動靜推門:“書記?”

曹書記:“查!去查陳天鶴注資鴻芯的十億美金用什麽方式!”

秘書點頭,趕緊轉身去查了。

留下曹書記獨自在辦公室裏復盤鴻芯項目從啟動到現在爆雷的種種線索,鴻芯爆雷後,他查到鴻芯項目所屬的公司在首都注冊。

注冊資本20億,但查過後發現這數字隨便填的,沒有任何證據表明鴻芯項目所屬公司真的注資20億。

成立後不到半個月,立刻招來投資商,營造出聲勢浩大、勢如破竹的淩人氣勢,成功落地津市,受到上一屆市委的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