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風華[15] 索爾維物理會議。(第4/6頁)

原本旗鼓相當,但有陳天鶴突然注資的十億美金,無數公司紛紛下注鴻芯項目,而革芯項目敗退沉寂。

“革芯……”盛明安盯著這倆字,若有所思。

旋即關閉手機,準點上床休息。

第二天很早起床,盛明安收拾書籍早早到沒人的教室學習量子理論,阿秒超短脈沖xfel光源陷入核心技術瓶頸,始終找不到解決的訣竅,他便暫時放棄,選擇攻破黑科技程序的贈禮。

也不著急,雖然困難重重,但是慢慢來,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階梯教室裏,盛明安坐在靠窗位置埋頭苦算,從玻恩的概率詮釋方程到哈密頓算符,直到他開始接觸楊氏雙縫幹涉實驗。

太陽從雲層中冒出尖兒,金黃色的柔軟光芒遍灑大地,穿過層層疊疊的林葉,細細碎碎的陽光灑落窗台,白色窗簾被拉到一側,陽光沒有阻擋便投落到盛明安的書桌邊。

熱度隨時間緩緩上升,在陽光下的手指白得透明,盛明安感到熱意,他停下筆、擡頭,起身拉上窗簾,走廊外逐漸傳來人聲。

盛明安繼續回座位研究楊氏雙縫幹涉實驗。

薛定諤方程是量子力學框架下的公理,無法證明,只能通過實驗來證明。而黑科技程序就是給了他一個實驗證明法,但他目前吃不透系統給出的實驗證明。

至少需要了解證明實驗的基礎原理、縷清每個過程,以及創造出實驗環境【光是看系統在腦海中演繹的視頻,他就能看出實驗環境的創造一點都不容易】。

所以他打算先從楊氏雙縫幹涉實驗入手,從中尋找靈感。

所謂楊氏雙縫幹涉實驗即利用同源的兩束光在經過雙縫衍射後出現的幹涉條紋現象,證明光是一種波。

當時光究竟是波還是粒子的爭論持續將近一百年,直到楊氏雙縫幹涉實驗驗證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後來雙縫幹涉實驗被應用於驗證量子力學的測量和疊加態。

這間階梯教室有一堂八點鐘的早課,七點鐘時,已經有人推門進來,顯然那人也沒料到竟然還有學生比他早到教室。

這人是科大物院量子力學的朱教授。

朱教授在講台上準備教材,搗鼓了一陣多媒體,再擡頭時,教室裏已經坐滿了一半的人。

他下意識看向靠窗的位置,見那少年還在原位埋頭寫算著什麽。

八點鐘準時響鈴,雖然有人踩點進來,但教室滿員,沒人缺席。

朱教授打開話筒開門見山進入正題:“今天先說量子力學的雙縫幹涉實驗……”

還沒說完,底下眾人嘩然:“教授,一來就王炸,以後沒牌了怎麽辦?”

“前幾天的波函數假設就讓我頭暈目眩,到現在還沒完全消化……”

“emmm你這是食滯,腸胃不暢,建議補腦。”

“晚上打魔獸去了吧。波函數假設是量子力學基礎,你現在還沒消化,接下來整個學期什麽都學不到。”

“雙縫幹涉實驗是什麽?”

“…”

盛明安在人多時就停筆,他早上沒課,隨便挑了間教室沒想到是量子力學的課,於是本來想走的沖動被按下來,留在原位聽朱教授解說。

朱教授不理底下的吵嚷,徑直拿起話筒說:“只有完全理解了雙縫幹涉實驗,你才算有點理解量子力學。”

這話說完,學生們都安靜下來,盯著朱教授和他身後的ppt放映。

偌大的階梯教室只剩下朱教授娓娓道來的聲音:“很多不了解雙縫幹涉實驗的人會說它恐怖,其實不恐怖,它只是涉及到了量子力學的測量和疊加態。”

盛明安靜靜地聽朱教授說。

“雙縫幹涉實驗最初用來驗證光子的波動性,但量子力學最好嚴謹一點,用電子來做實驗。”

“我們在這裏放兩個很小的狹縫a和b,在狹縫前連續放出電子,或者只放出兩個電子。它們會穿過狹縫a和b,因為電子具有波動性,而波具有幹涉性質,此時兩個電子波發生幹涉……”

幹涉現象就會出現在屏幕上,此時人們可以觀測到幹涉條紋圖,由此確定粒子的波動性。

接下來只放出一個電子。

按照正常邏輯,該電子要麽只通過狹縫a,要麽通過狹縫b,此時只有一個波長,不會發生幹涉,人們在屏幕上應該觀察不到幹涉條紋圖。

然而意外來了。

人們在屏幕上觀察到了電子的幹涉條紋!

換句話說,這個電子發生了自我幹涉!

自我幹涉的概念即量子力學中的疊加態,用最熟悉的一個例子就是薛定諤的貓。

箱子沒有打開之前,裏面的貓可能是生、也可能是死,即兩種狀態的疊加,就是量子力學的疊加態。

既然發現疊加態,人們自然想知道電子到底如何發生自我幹涉,什麽時間、什麽規律,過程是什麽樣的,想知道答案就得觀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