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風華[13](第3/7頁)

盛明安接過來看,發現正是前世導致盛外公公司破產的芯片購進合同。

合同中作為芯片供應商的漢城鴻芯實際是個騙子公司,由一個彎島人、兩個華人合夥以16nm、7nm以下芯片邏輯工藝生產線為噱頭在華國進行的經濟詐騙。

因為包裝高大上,再加上這鴻芯項目負責人自稱挖來台積電、尼康、高通和英特爾的內部高級工程師,號稱他們手裏掌握不少核心技術資料,而台積電、日本的尼康、美國的高通和英特爾等幾家的芯片工藝全球聞名遐邇,所以騙局開展順利。

當然他們確實挖來這幾家芯片制造公司的工程師,也的確掌握不少核心技術。

否則他們怎麽可能輕易贏得國內廠商的信任,還輕松籌集到千億美金?

但芯片制造工藝的每個環節都是不可或缺的核心技術,而這些高級工程師掌握的技術根本不足以制造出完整的芯片邏輯工藝生產線。

盛明安記得千億美金籌集完成後的兩三年時間裏,鴻芯不僅給不出一開始承諾的16nm以下芯片邏輯工藝生產線,連14年的20nm芯片量產工藝都做不到!

導致華國多家投資漢城鴻芯和購買該公司大量芯片的相關企業在之後的三四年裏迅速破產倒閉。

連當時剛有點起色的華國半導體行業也因此遭到重創。

14年、即今年是全球集成電路崛起元年,是一個堪稱前景廣闊的巨大朝陽產業。去年光芯片的銷售額就達到3300億美金,所以很多人眼熱、也想插足半導體行業。

然而華國內陸的集成電路發展非常滯後,各個環節的尖端科技被歐美日韓等國家聯手封鎖,十年後仍然被美國利用芯片刻意牽制、被任意打壓華國集成電路的發展。

現在高通和英特爾的芯片制造工藝是22nm為主,台積電是20nm,國內的華芯國際只能做到28nm工藝的芯片,此時的芯片工藝看似差距不大,但明年、即15年可量產14nm工藝芯片的極紫外光刻機問世後,華芯國際就開始了漫長的工藝追趕之路。

也正是極紫外光刻的問世才徹底揭開漢城鴻芯的千億騙局,國內半導體行業維持一年的繁榮假象被徹底打破,漢城鴻芯的騙局崩潰。

無數小公司小門店和小家庭被牽連,被迫負債無數。

如盛外公這樣根基不太穩的手機制造公司根本擋不住這場猛烈颶風的摧殘,輕而易舉被斬下馬前。

漢城鴻芯……

一個千億騙局,坑人無數,害人不淺。

盛明安擡眼:“外公想問我主意?”

盛外公搖搖頭,答非所問:“黎正平極力推薦我簽下這批芯片,公司董事都支持他,外公一個人舉旗反對其實沒什麽用。”他緩了緩語氣,說:“前段時間業界內流傳出一個消息,說漢城那邊的政府為了支持鴻芯到他們市發展這個芯片項目注資兩億美金。”

“政府”帶頭投資?

怪不得國內那麽多大小企業跟瘋了一樣往裏砸錢,除了看好集成電路未來的發展,也有政府起到的帶頭作用。

其實大多數人都有相同的心理,他們覺得政府不可能被騙,覺得鴻芯那麽高調不可能是騙子,還覺得這麽多人、還有知名大企業參與,那就更不可能出問題!

然而騙子恰恰就是利用他們的僥幸心理成功謀劃了這場千億騙局。

如果漢城鴻芯不是一場騙局,高精度芯片確實值得冒險賭一次。

“連對半導體完全不精通的我都知道生產芯片的這條完整的產業鏈最好壟斷,何況是始終對華充滿敵意的歐美國家?鴻芯可能真的能夠挖到台積電、高通和英特爾高級工程師,但能夠被挖走的工程師絕對不可能接觸到核心技術,更不可能泄露給華國。”

盛外公摘下老花眼鏡嘆氣說道:“但是其他人看不清,他們跟瘋了一樣。安崽你看啊,4g時代來了,以後還有5g、10g,電子科技更新換代的速度日新月異,太快!太快了!智能手機、電腦、手表,智能家用電器……但凡智能機器,必然涉及到半導體。未來是智能時代,是半導體時代,所有提前窺見半導體這個利益無限大的領域的人,他們不會輕易放過占領風口起飛的機會。”

“可半導體不是房地產和it行業,它涉及更精密先進的核心科技,最大的問題是更新速度和產業壟斷。”

盛明安很驚訝,因為不精通半導體的盛外公幾乎看透了集成電路工藝生產的規則。

計算機第一定律的摩爾定律意即:集成電路芯片上集成的電路數目每隔兩年翻一番,微處理器性能每隔兩年提高一倍而價格下降一半。

芯片更新速度快就意味市場淘汰率高,同時價格必須一降再降才能適應超高的市場淘汰率【誰樂意花大價錢去購買兩年內就必定會被淘汰的產品?】,而資本想從中賺足高額利潤就必須保證芯片量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