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風華[10](第2/6頁)

幾天後,他回復《自然》的審稿編輯,不僅毫無修改的通過,甚至給予遠遠超過審稿編輯預期的溢美之詞。

誰都知道德國人性格嚴肅拘謹,很少誇贊他人,尤其是在他們擅長的物理領域,更不可能看到他們對他人的褒揚。

但如果能夠獲得他們熱情洋溢的贊美,那必然是因為足夠出色,出色到征服他們並贏得他們真誠的敬佩。

審稿編輯幾乎能夠想象這篇論文以及來自亨施誠懇坦直的肯定將會在物理領域掀起多麽大的風浪,不僅因為艾瓦級超短激光脈沖的突破,還因為特奧多爾.亨施帶出榮獲200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學生、同時他本人也是2005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他的榮光和他褒揚贊美帶來的榮光,必然使這篇論文的作者揚名物理界!

五十多天後的這日,英國倫敦,麥克米倫出版公司旗下自然出版集團。

在聽完審稿編輯的推薦理由後,期刊《自然》的總編決定查看那篇來自華國不知名物理學者的論文。

“亨施極力贊美和推薦的論文嗎?”

大概三個小時後,她親自打電話通知出版社在最新一期《自然》周刊裏插隊一篇論文,以至於原本應該在下周才出版的艾瓦級超短激光脈沖方案提前到這周。

出刊時間恰好就是倫敦時間的第二天早上八點。

即,十三個小時之後。

同一時刻不同時間,與英國有五個小時時差的美國。

某大學宿舍內。

樸英澤在油管最新發布:【推翻ua光學院兩名博士的華國天才an,竟然是一個剛滿十八歲的高中生!這就是實錘了吧!】

同時將他棒國粉絲翻墻進華國各大論壇裏截下來的圖片發在了油管上,圖片裏一片唉聲嘆氣、怨聲載道,連他們華國人都確定一個接觸光學不到兩個月的高中生絕對不可能推翻ua光學博士。

懂中文的棒子網民和他國網民在每張截圖底下作英文翻譯,廣而告之,連棒國內【華國學術造假踩美帝】的熱搜都迅速安排。

評論裏毫無意外都是嘲諷華國人。

樸英澤覺得這事穩了。

於是他連夜制作視頻分析金德民那個視頻裏的盛明安在哪個節點表情僵硬、動作不自然,雖然他戴著口罩根本看不到表情,但全球網友已經先入為主此人學術造假的觀念,自然覺得樸英澤分析正確。

【據了解,兩名ua博士前一天就在lrs虛擬課堂公開研究成果,直到第二天重開課堂,中間出現十幾個小時的空白期。】

【華國人利用這段時間推翻兩名ua博士的研究成果,之後在鏡頭前表演了解決一系列難題的一幕。試問,連ua博士們都解決不了的科研難題,竟然被華國一個高中生用幾個小時就解決了?!】

【鏡頭甚至沒有掃到他做題的過程,現在的我們和當時課堂裏的全球物理學者們一樣,我們只看到他低頭計算的表演!】

【我們被欺騙了!】

【盛明安學術造假!】

【華國人學術造假!】

外網的熱詞搜索裏,某些別有用心的人故意將盛明安三個字的拼音已經跟華國、學術造假這兩個詞條綁定,不停刷廣場、鋪詞條,增加詞條捆綁幾率。

如果不就此事作出澄清或盡快壓下這可怕的輿論風浪,油管從此以後,盛明安、華國和學術造假三個詞就會永遠綁定,無法解鎖。

該詞條上廣場這一消息傳回墻內,各個交流平台的網友們當時就有些懵,隨後反應過來,深感其用心險惡。

當下顧不了其他難聽的話,眾網友紛紛借梯子翻墻,齊心協力刷下華國、盛明安和學術造假的捆綁詞條!

一方竭力捆綁詞條,另一方試圖解鎖詞條,戰況堪稱激烈。

帝都朝陽區某條大街一棟環境清幽的普通大樓,樓裏燈火通明。

某間辦公室裏,華國外交人員正密切關注外網此時的學術輿論。

這場學術造假風波一開始只是兩個視頻油管主的擂台賽,誰都沒料到竟然會演變成聲勢浩大的輿論戰。

時間再早一點,上面的領導發話務必控制外網的輿論,因此外交人員直忙到深夜還沒離開。

西方各國一向致力於抹黑華國,他們一邊封鎖華國科技、一邊不停汙蔑華國偷竊他國科技。

如今好不容易有個確鑿的學術造假的汙點話題可以大做文章,外交人員幾乎能想象第二天的西方媒體會如何狂歡性地報道這件事。

“油管目前的言論形勢很嚴峻,於國不利。”

“華國很多新老賬號在此次發聲中被封號,原因是被舉報,或被冠上莫須有的理由屏蔽,應該是受到針對性的封號。”

“表面是棒子國沖鋒陷陣,背後攪渾水的勢力不少。”

“今天是華國某個青年學者學術造假,明天就會變成全華國學者學術造假。這個輿論必須控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