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驟雨[08](第2/2頁)

執行副導恍然大悟,豎起大拇指:“潘導,高明。”下一刻,他想起還有件事,趕緊說:“還有評審環節請來的教授名單,三名津大教授,一名西電的資深教授,是近兩年來呼聲最高、最可能評選上院士的雷達工程專家。”

這位就是私底下傳揚出去,令得津大雷達工程考研黨瘋狂的大佬。

“避免意外,安排咱們這位資深教授負責評審黎驕小組。”潘沃不以為意:“其他事情都你決定吧。”

執行副導:“了解。”

***

與此同時,蘇省金都飛津市航班的飛機落地。接機口人潮如水,旅客推動行李出來東張西望尋找接他們的朋友或親人。

人堆裏走出兩人,在前頭一點的老者張望兩圈,很快找到來接機的朋友,和身旁體格健碩的同伴說了句話,兩人直奔停在接機口馬路外邊的紅旗L7轎車。

紅旗L7轎車車主是張群芳,津大光學教授。

張群芳:“我說你這大人物低調地跑津市來幹嘛?”

老者叫沈衛國,國內最早研究SAR的雷達工程專家,金都大學教授,華科院院士、華電科十四所首席專家,曾經直接參與華國第一顆星載雷達衛星的設計和研制,是當之無愧的國寶級專家。

沈衛國:“來散散心。”

張群芳奇道:“誰敢給你添堵?”

沈衛國:“添堵不至於,只是年底院士評選,水深,事多麻煩,我留在金都反而礙著某些人。”

張群芳敏銳的聽出沈衛國話語裏的不滿,直言詢問:“出事了?”

沈衛國搖搖頭:“我看了去年的全國財政科技支出,5600億!”他臉色難看的吐出這個天文數字:“比我們艱苦奮鬥時的年代多出幾百倍,僅僅一年的支出!卻沒有出現什麽世界級的科研成果!這麽多年過去,也沒什麽大師級的科學家出現!”

國內科研界和學術圈十年來面臨著人才凋敝、科研成果和論文在世界頂尖科技研討會上拿不出手的尷尬困境,張群芳自然看得到,可他無能為力。

“不說這些。”沈衛國臉色和緩:“你前兩天說推薦個好苗子給我,人在哪?我醜話說前頭,必須得通過考驗我才考慮收不收學生,人情關系在我這兒走不通。”

張群芳:“還在聯系。”趙達還沒告訴他被拒絕了。

正說著話,張群芳手機麻將群群消息震動,緊接著來了個電話,接通後聽到那頭同是津大教授但不同系的麻友語速急切說道:“老張幫我個忙,我在金都的科技研究所出了點問題得趕緊過去,估計得出差一周。但這周三接了個綜藝節目當評審老師,你人脈廣,找個雷達工程教授幫我頂上,我實在找不著,個個都有事忙。”

張群芳不幹,本想拒絕,忽地想到身旁的老友可不就是雷達工程裏飛升成神的大佬嗎?於是他一口應下,掛斷電話後和沈衛國商量這事兒。

沈衛國皺眉,他的身份不適合參加綜藝節目。

張群芳:“我聽他們說選手是成績優秀的高中生和津大學生,二者合作,解決節目組安排的課題,似乎和雷達仿真建模有關。你別太排斥,或許能挖到好苗子。津大對雷達感興趣的學生不少,你也給他們個機會。”

沉默片刻,沈衛國嘆氣:“行吧。但是別對外透露我的身份,就讓他們都以為我是津大的教授。”

張群芳一口答應:“沒問題!”

***

周三開始錄制節目,周二所有參賽選手全部抵達津大,住在津大附近的酒店。原本四人一間套房,但盛明安自己出錢另外訂了獨立套房住進去,因為他必須確保在足夠安靜、無人打擾的環境下做大量計算試驗,嘗試攻破系統設置的關卡。

其他人以為他搞特殊,明面上沒說,私底下卻都很不滿。

但無論私底下如何暗潮洶湧,初日依舊升起,周三到來,節目開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