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驟雨[05](第2/4頁)

系統冒泡:【我以為宿主早忘了陳驚璆的存在。】

“怎麽會?”其實真的忘了。

“你看我這不是在空閑的時間裏想起他了嗎?”

系統:【……】

盛明安:“等我獲取陳驚璆更多的信息,更加了解他,就可以制定出如何避免他變成魔鬼的措施。話說回來,你知道陳驚璆青少年時期怎麽過的嗎?”

系統:【不知道。很抱歉,宿主,陳驚璆成名之前就把過往經歷銷毀得一幹二凈。後世團隊從浩如煙海的紙質档資料中尋找蛛絲馬跡,但能得到的信息非常有限。】

“還是得靠我找偵探。”盛明安伸著懶腰回房,習慣性檢查電腦網頁和郵箱信息,正好看見右下角一個小喇叭在震動。

點進去一看,居然是發出的挑戰帖有人揭了!

布雷克:[你還在嗎?什麽時候開始比賽?]

盛明安:[9點鐘開始。]

他看了眼布雷克的所在地,兩國時差相差12個小時。他現在是晚上8點半,布雷克那邊則是早上8點半,時間上沒問題,只不過是早晚的區別。

布雷克:[好。]

確定時間後,盛明安下樓帶回兩塊拉絲面包、一大杯黑咖啡和口罩,回到電腦桌前,調整攝像頭、聲音和各類需要用到的設備、軟件,確保中途不會出現故障問題。

然後戴上口罩,等待時間到達9點。

——到了!

盛明安立刻打開攝像頭,對面的布雷克也在同一時間打開攝像頭,對方金發棕色眼、頗為帥氣的臉出現在電腦屏幕前。

雙方對視一眼,沒有交流,但都默契的將鏡頭對準電腦。因為今天的主角不是他們,而是SAR對地探測效能仿真建模的直播全過程。

比賽正式開始!

圍觀網友無比興奮地討論,無一不是更加看好布雷克。

他們在兩人著手仿真建模就開始點評:[雖然仿真初期流程一致,但布雷克明顯更輕松。他輕松的面對著鏡頭說出他仿真建模的思路,很快就進入SAR對地探測區域模型各個坐標的求解,我打賭接下來推導數學模型、建立方程也能夠非常輕松的解決,而且速度很快。]

[反過來看安,說實話我們對安很陌生,完全陌生。我不清楚他的思路,他的水平,而他也很安靜,不像布雷克已經開始說出他的建模思路,好在我能看——]

[很明顯,安還沒有碰鍵盤,他還在構建思路。]

[安已經落後布雷克。]

布雷克一邊求解模型坐標,一邊擡頭看右上角空白的屏幕,不由皺起眉頭,仿真建模思路的構造雖說貫穿全過程,但並不是最難的部分,甚至可以說每個研究雷達工程的人都應該具備一個看到題目就立刻出現如何構建的思路的基本素養。

難道這個發出挑戰的華國人其實沒有真本事?

被多方揣測的盛明安確實是在構建仿真建模的思路,他習慣在腦海裏演練仿真建模的全過程,細致到了每個容易出現誤差和錯誤的步驟,反復推導確定這些步驟沒有問題才走向下一步。

相當於策劃一棟建築物時,他需要從上到下、由內到外把控大樓建築的每個過程、每個細節,從牢固的地基到鋼筋泥柱、再到內部結構如橫梁和區域規劃,倘若讓他人知道盛明安竟然是這樣構建思路,必定嗤之以鼻並嘲他未免太自大。

須知人腦的記憶和存儲容量有限,設計任何工程、尤其是高深精尖工程時,不僅需要多人合作、還需要超級電腦輔助計算和存儲。

人不可能不借助外界輔助工具完成工程,哪怕是天才!

當然盛明安不是不需要外界輔助工具,他只是比普通人多做了幾個步驟、分擔了本該是電腦的工作罷了。

這麽做雖然更耗時間,但也讓盛明安在動手時速度更快、失誤更少,因為他腦子裏已經儲存了一個三維立體的建模圖。

[安還在思索,他的速度太慢了。]

[這場比賽毫無懸念。]

[我以為會有驚喜……算了,我還是看大神的建模思路吧。]

圍觀網友漸漸對盛明安這方失去興趣,轉而關注布雷克。布雷克的建模雛形已經出現在屏幕中,他的仿真建模無論是速度還是思路都很熟練老辣。

不愧是加州大雷達方向的大神!

事實上圍觀網友的評價不無道理,盛明安對雷達工程的知識掌握和仿真建模都不如布雷克!

盛明安深吸一口氣、呼出來,眼球動了動,十指擺上鍵盤,對著耳機說道:“取仿真實例:以工作L波段的‘長曲棍球’參數為例,某時刻坐標為(25,18,700)km,其軌道高度H=700000m,其發射功率P(t)=5KW,……脈沖寬度P(w)=30um,……雷達入射角=60,並假定幹擾機與SAR有相同的‘距離向’帶寬和多普勒帶寬。”

冷靜而清冷的聲音混合著敲擊鍵盤時發出的‘嗒嗒’聲響組成一支戰歌的前奏,盛明安完全無視布雷克領先一大步的壓力和網友的噓聲,心態平和、頭腦冷靜,思緒清晰地開始了仿真建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