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宮裏宮外(第2/3頁)

今年她受封進宮,皇帝更是早早地就記掛起了這事,還專門差人出去問過,就為讓這些橘子能早些送進來。

如今,橘子是送來了,她卻落到了今日這步,自不免睹物思人。

思蓮恨自己說錯了話,再看看她,又實在不想她這樣日復一日只盯著針線過活,略作思忖,還是再尋了話:“娘子,盈蘭探親回來了。”

南宮敏忽而眼睛一亮,看了她一眼,就將繡活放下了:“叫她來。”

她身邊的幾個有頭臉的大宮女,都是她去千福寺那年莊太妃撥給她的。其中思蘭最會理事,便成了掌事宮女,另幾個也都隨著她改了名字。

但其實思蘭還有個親妹妹,便是盈蘭。盈蘭原本也是要指給她的,但她那時滿心都是致哥哥,便嫌盈蘭生得太美,怕惹出事來,尋了個由頭沒有帶走。

直至在宮裏頭出了事,她在珍容殿裏孤立無援,才突然覺得自己真該帶上這樣一個幫手。

不過片刻,盈蘭便跟著思蓮進了屋來。她已聽說了思蘭殞命的事,進來時眼眶紅紅的。

南宮敏沒等她下拜見禮,就一把攥住了她的雙手:“是我不好,我沒護住你姐姐……”說話間一聲嗚咽出喉,主仆兩個就哭成了一團。

.

九月末,天又更冷了一層。金黃的葉子鋪天蓋地地落下來,鋪在宮道上,與紅墻綠瓦相映成趣。

這些日子,貴妃存在過的痕跡愈發淡去,宮裏頭顯得更“正常”了些。

從前就曾寵冠六宮的晴妃再度成了頭一號得寵的人物,顧清霜其實也能與她打個平手,只是算上資歷與位份,就遜色了兩分。

這樣的風光,晴妃實在是已失去很久了。如今失而復得,倒比從前覺得更讓人心曠神怡。

午後無事的時候,晴妃倚在貴妃榻上小歇,殿裏淡雅的熏香繚繞,靈巧的侍婢跪在床邊給她按著腿。

明嬪坐在幾步開外的椅子上看著她這享受的樣子,掩唇笑說:“論風光,還是姐姐風光。柔嬪左不過是一時合了皇上的意,跟南宮氏一路貨色,比表姐差得遠呢。”

驀地聽到“柔嬪”兩個字,晴妃禁不住地蹙了下眉頭,嫌她煞風景。

明嬪卻沒看見她的神情,自顧自地還在說:“說起來,柔嬪也是臉皮夠厚。早些時候憑著南宮氏進宮,一口一個表姐叫得比什麽都親近。如今南宮氏都不成了,她倒還有臉在這兒坐享榮華,也不記得她那表姐了。”

“這種話就不必說了。”晴妃緊鎖著眉,“南宮氏害了她的孩子,翻臉也是自然的事,什麽姐妹情分能比皇嗣安穩更要緊麽?”

“這倒也是。”明嬪輕嘖一聲,晴妃實在不願聽她再多說這些,撐身坐起來:“有些日子沒去向太後問安了,我去頤寧宮一趟,你去不去?”

明嬪實是剛從太後那裏問安回來,聞言自然不想再跑一趟,就起身施禮:“臣妾再剛去過,先告退了。”

晴妃點點頭,搭著宮女的手,慵懶地坐到妝台前去梳妝,待得梳妝妥當,就當真往頤寧宮那邊去了。

她近來都對太後格外敬重,問安問得殷勤,有時還要在頤寧宮裏侍奉上一兩個時辰。但這其實為的不是太後,而是去太後的頤寧宮便要經過太妃們所住寧壽宮,有兩位皇子養在裏頭呢。

晴妃知道,皇上對皇子們的去處很是謹慎,也不願有人打這些算盤。她從前亦不願去想這些,左右她還年輕,何必去圖謀別人的孩子?還是等來自己的孩子才最好。

但今年,眼看著南宮氏與柔嬪顧氏先後有孕、又先後失了孩子,她有些急了,也有些怕了。哪怕後來得知南宮氏的孩子是假的,也並沒有什麽影響,那些日子她總歸是明裏暗裏地瞧見了,宮裏有多少人不願她們的孩子平安降生,她自己甚至也是其中之一。

宮裏頭,永遠都是越得寵越招人恨。和、寧兩位容華能平安誕育皇長子與皇次子,一是因皇上一早就說了皇子要交給太妃去帶,二也是因皇上眼裏根本沒她們這兩號人。

想清楚這些,晴妃突然就不盼著自己有孩子了。以她今時今日的身份與寵愛,懷上孩子多半也兇險難免,還不如攬一個現成的到膝下,就算不能攬到膝下,能與她親近也很好。

若打這個算盤,那便宜早不宜遲了。長子好過次子,次子好過更往後的。

是以顧清霜從頤寧宮退出來時,便正好看見晴妃邁進寧壽宮宮門,她不自覺地看了眼阿詩,阿詩小聲說:“常見的事,宮裏誰不盼著膝下有個皇子呢?”

顧清霜點點頭:“我知道。”

宮裏頭,自是膝下有子的更可一爭高位。不說聖眷正濃的晴妃,就是一貫避世的嵐妃也知曉個中厲害。前些日子皇帝說她若心裏難過,可常來看看皇長子與皇次子,她一次都沒來過,嵐妃還有些替她著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