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法眼識人(第2/3頁)

倒是太後那邊,對顧清霜而言怕是難過的一關。

三年多來,太後有多惱恨雲和郡主,人盡皆知。聽聞最初的時候,皇帝原動過封雲和郡主為後的心思,太後直接將二人都傳至頤寧宮,一杯鴆酒放在面前,說倘使皇帝真令雲和郡主入主中宮,這酒要麽便由她賜給皇後,要麽便讓皇帝由著她自己喝下去。

任皇帝再如何癡情,也不能真將自己的母親逼死。立後之事就此無人再提,後宮朝堂俱無人敢妄言一字。

而她,偏是憑著與雲和郡主如出一轍的路數進來的。顧清霜先前就把個中利弊前前後後算了不知多少遍,生怕得不償失,最後覺得得不償失倒也未必,但總歸有這樣一關要熬過去。

會有多少苦要吃,就都看明天了。

次日天明,宮中人人都起得及早。顧清霜更衣梳妝,選了件淡粉繡蘭花的方領襖子,搭織金襕的白緞馬面裙。發飾也認認真真地挑了一副鑲紅紋石的,不算素凈,也不妖艷,在後宮裏直顯得過於平凡。

她只盼著自己今日能顯得毫不出挑為上,看起來越像平平無奇的小嬪妃越好,免得紮了太後的眼。

上午在舒德宮的問安如她所料一樣毫無波瀾,見過禮後,就是新人故人各自相識一番。

此番入宮的新嬪妃連上她一共六個,比她位高的那位宣儀加賜了個穎字封號,便稱穎宣儀。往下四位是分別是正七品的柳寶林、陸寶林,從七品的佘充衣,還有正八品的吳良使。

舊嬪妃們加起來,上上下下約莫小二十位。說來也不算太多,但想立時記全認齊也不太容易。

榮妃體諒大家,索性沒多提那些低位的小宮嬪,只讓六位新人一一與各位主位嬪妃見過了,又寬和道:“一時記不住也不打緊,日後日子還長。大家時常聚一聚,熱鬧熱鬧,便都識得了。”

六人一齊福身應諾。

晴妃嫣然而笑:“幾位好生拘謹。今後都是自家姐妹,倒不必這樣生分。”

六人又都應了聲諾。

而後榮妃與晴妃就都看向了嵐妃。瞧這意思,三位身份最高的嬪妃是都要說點什麽才好,嵐妃神情淡淡,想了想才說:“日後多加走動。”敷衍了事而已。

三人都發完話,這禮數就算過得去了。榮妃無意將大家強拘在自己宮裏,和顏悅色地頷首:“都回去歇著吧。”

滿座嬪妃皆行禮告退,退出殿外也都沒什麽心思多說話,各自回宮去了。

到底是相互都還不熟,敵我也還難分,此時說什麽都為時過早。

顧清霜回歲朝宮小歇一刻,整理妝容,就直接往頤寧宮去了。

臨出門前,阿詩獨自留在房裏,蹲身悄悄給她系上護膝:“不知道太後娘娘要如何為難姐姐,別的防也不好防,當若要姐姐跪,戴著這個能舒服點。”

顧清霜苦笑:“我若要跪,你不免是要陪在旁邊的,可給自己做了沒有?”

“我昨天才想起這事……熬了一夜也只夠做出一副。”阿詩說著擡頭,揚起一張笑臉,“但衛稟給了我一副,我戴著呢,姐姐別擔心。”

這情景,真頗有幾分相依為命的酸楚。

二人跟著就一道離了歲朝宮。為免拖累太多人,顧清霜索性只帶了阿詩一個,便也沒坐步輦,直接往頤寧宮走去。

整個後宮裏,當屬頤寧宮最為肅穆,自宮門口起,宮人便幾步一個地肅立著,殿門口更有幾個年長的老嬤嬤守著,見有宮嬪前來問安,其中一個迎上前:“娘子安好。”

顧清霜垂眸福身:“臣妾歲朝宮擷秀閣賢儀顧氏,來向太後娘娘問安。”

那嬤嬤臉上沒什麽神情,伸手一引:“娘子請隨老奴來吧。”說罷便轉身引路。

顧清霜不敢多言,低眉順眼地跟著她進屋。入得內殿也不擡眼,恭順有加地隨她前行,直至嬤嬤定了腳,她才施稽首大禮叩拜:“臣妾歲朝宮擷秀閣賢儀顧氏,問太後娘娘金安。”

殿裏稍稍靜了靜,這種安靜極易讓下頭跪著的人不由自主地窒息。顧清霜盡力定著心神,耳聞茶盞揭開的輕響,不多時又聞茶盞蓋上、擱回案頭。

沒過太久,一個老邁卻有力的聲音從不遠處響起來:“賢儀娘子,擡起頭來,讓太後娘娘看看。”

顧清霜依言直身,擡起頭,但仍低著眼。復又安靜了會兒,太後一聲冷笑:“妙心師父梳妝打扮起來,倒確是難得的姿容。”

顧清霜再度叩拜下去:“臣妾不敢當。”

“有句話,哀家要問你。”太後聲音清冷,“只問一次,你想好再答。”

這話說出的同時,四周圍的宮人已如潮水般向外退去。顧清霜稍稍擡眼,就見方才開口的那位掌事嬤嬤也已往外退了,殿裏沒留下一個宮人。

她吸了口氣:“臣妾知無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