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第2/3頁)

酈佳欲哭無淚,媽的!小弟也不好當啊!

待到課鐘敲響,葉安依言乖乖的跟在潘元青後面。國子監占地面積廣,博士們都有自己的小院,如對方這樣新任老師,住的地方肯定是別人挑剩下的。不過,想必他也不會怎麽在意……

葉安總算是知道,什麽叫“雪洞一般”的房間,只見整個屋子什麽擺設都沒有,一張床,一副桌椅並著兩本書。

“坐吧。”潘元青倒了杯水給他,“我這兒沒有茶葉,只能喝這個了。”

“沒事沒事,”葉安尷尬的笑了笑,接著有些不好意思道:“博士,其實你問的那些題,有的我曾經看過。”他剛剛穿越之時,為了快速撿起繁體字,買了兩本自己感興趣的書,坑坑巴巴的好歹是看完了。

潘元青搖搖頭:“即使這樣,你看過這書,已經很不錯了。”然後拿出一本《孫子算經》,這部書流傳至今,僅剩三卷。裏面有許多東西現在看來已經頗為老舊,即使一些深諳算學的人對此沒什麽研究,但潘元青卻認為它很有價值。

“啊?我沒看過這本書啊?”葉安撓撓頭,他們中牟縣那種小地方怎麽可能會有什麽古籍。

潘元青微怔:“如此,你是怎麽解出來的。”

“隨便在腦子裏建了個坐標系,然後一想就想出來了。”見對面不懂,葉安才反應過來這宋朝,距這東西的提出還有六百來年。

於是找了要了張紙,在上面寫寫畫畫:“此為國外一位叫笛卡爾的算學家發明的……”

要給個完全沒有基礎的人講現代數學還是比較困難的,好在對方算術造詣十分之深,部分簡單的還能理解。

全聽完後潘元青輕嘆:“胡人已經研究到這種程度了嗎?”似乎有些向往。

也不是……要論數學水準,此時的中國依然是世界一流,自己把幾百年後的大天才搬出來確實欺負人了。

將葉安的手稿小心的收藏好,潘元青直視他道:“我有意願重新編一本算學書,不光有我多年的一些見解,還有沒先人的成果,你可願與我一起。”

葉安躊躇了,雖說放到現代幫導師打下手什麽都是應該的,但他如今又要背書又要照顧外面的生意,恐怕很難騰出時間。罷了罷了,就當是還初見之時對方的恩情了,剛想答應,潘元青又開口道:“如此一來,你學業上可能略有些力所不及,我會跟其他科老師打招呼,考試時給適當增加些分數。”

“一言為定!!!”

之後二人又簡單聊了兩句,看天色不早,潘元青便讓他先回去。心情大好的葉安哼著歌兒回到齋舍,馬上就受到了室友們的圍觀,大家可都看見了他在算學課上大出風頭。就連範純仁都十分欽佩,剛開始的題他還嘗試去跟著解,到最後已經完全放棄思考了。

全屋人圍在一起對著葉安吹彩虹屁,把他吹的飄飄然。而等第二日王安石將其叫住詢問之時,這份志得意滿達到頂點。

王安石見不得他這副模樣,冷冷道:“我不管其他博士怎樣,但在我這裏,該是多少分就是多少分,不會給你加的。”

葉安跟個鵪鶉似的唯唯點頭。

表面上這麽說,但王安石對他還是有所改觀。畢竟他也見過一些人偏科偏的嚴重,既然此子能把算學學好,最起碼說明腦袋還是管用,那他這個做老師的更要好好教導!想到此處,王安石聲音放軟了些:“我這樣其實也是為了你好,你可聽過一個叫方仲永的人……”

“我聽過!”葉安想也不想便開口。

王安石:“???”他好像還沒說。

尷尬的笑了笑,自己當年可是背誦過全文的,這下意識就說出來了,於是打了個哈哈說祭酒在課上給他們講過。

……有嗎?王安石陷入迷茫,旋即管不了那麽多,繼續道:“我的意思是,你既然有這種才能,那就要保持下去,否則遲早泯然眾人。”

葉安鄭重點頭,謝過師長。

……

在國子監住宿自然是比不得外面,短暫的新鮮感過去後,就是日復一日的枯燥乏味。

假如真說國子監與現代學校最大的不同,那必然是在齋舍上,國子監的齋舍不僅僅是寢室這麽簡單。要知道,葉安他們實際上每天至上四堂課,剩下的大部分時間都為自習,而自習則被安排在齋舍中。

換句話說,此時的齋舍相當於“寢室 自習室 圖書館”,學子們每天三分之二的時間都是在齋舍中渡過的。所以,假如舍友們關系融洽,那自然是歡聲笑語,其樂融融,但假如關系不融洽,便有的熬了。

距葉安所知,從搬過來到現在,齋舍完全沒鬧過矛盾的只有他們“守約齋”和郭中和所在的齋舍。守約齋就不用說了,郭中和的寢室完全就是他靠武力和金錢壓制,無人敢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