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第2/2頁)

耐著性子跟安哥兒扯皮了半天,無奈對方就像封了殼兒的王八,油鹽不進,最後鄧娘子投降了,咬牙切齒道:“哥兒真是要價的好手,弄得我都想租你去談生意了。”

“好說好說,”葉安表情不變:“真有那天我們價錢好商量。”

大概是被他的無恥鎮住了,鄧娘子許久都沒有說話,過了半天方才道:“……行吧,現在就去訂契,你得當面再給我們再做一遍。”

葉安自然應允,二人一同去往中牟縣。此事當然不能告訴家裏人,於是只說玲兒姐鬧著要見他。臨行前外婆還特意通知他,早些回家,別耽誤了明天上學。

虎頭村離縣城距離不算遠,步行也用不了多少時間。等進了八寶樓,鄧老板立刻屏退眾人,熱情的迎了上去:“安哥兒叫我好等,聽聞你要把菜再做一遍,我這口水都要流出來了。”

葉安拱手跟著寒暄,雙方話不多說,立刻簽訂了協議,因為涉及的錢財畢竟多,其中十五貫被兌換成了銀子。事成之後葉安捧著沉甸甸的包裹,心中無比踏實。這第一桶金,總算是到手了。

鄧娘子牢牢盯著葉安,用眼神示意趕緊開始。

葉安不慌不忙的走進後廚房,對鄧老板道:“東西都準備好了嗎?”

鄧老板連忙點頭,拿出幾塊肉來,“按你說的,豬是騸過的,血也放幹凈了,肉都是你要的位置。”

葉安滿意的點點頭,一旁鄧娘子小聲狐疑道:“當家的,那菜真有你說的那麽好吃,這可是豬肉不是羊肉。”

“放心吧,我吃過了,絕對差不了。”鄧老板回味的咂咂嘴。

其實也難怪對方不信。要知道這是北宋啊!一個全國都是食羊狂魔的時代,宋神宗時期,光是皇宮每天就要吃掉十幾只羊,然而就這還算是收斂的。

來外賓了國宴吃什麽——炸羊醬!

士大夫飲酒作樂吃什麽——烤羊腿!

體力勞動者忙碌完吃什麽——白水煮羊頭!

……

總之就是羊羊羊!然而雖然前些年簽訂了澶淵之盟,遼國的牛羊大量通過交易送往大宋,可羊肉依然是奢侈品。像中牟縣,一天僅僅宰殺兩只羊,大部分都被富人和大酒樓瓜分。葉安穿越至今,也僅吃了兩回羊肉。

對於宋朝百姓而言,昂貴的羊肉就如同珍珠、玳瑁,是高品質生活的象征。人們向往更好的生活,自然也就心念羊肉。相反對於豬肉,吃的人就沒那麽多了。

雖然其依然是平民的主要肉食來源,但正如蘇軾所言“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我國許久之前就有了騸豬技術,但貧苦的百姓卻不怎麽知道,做出來的豬肉一股腥臊味道,大家自然不愛吃。

但這些對葉安來講都不是問題,只見他拿起一塊五花,改刀切大塊洗凈,冷水下鍋,加蔥姜煮沸,撇去浮沫。待撈出後開始熬糖,等糖顏色焦黃,將香蔥均勻鋪在砂鍋底部,姜塊均勻放好,肉皮朝下碼齊,放入醬油花椒。最後加溫水蓋燜。

到了宋朝這個時候,基本的調料已經很齊全了,就連花椒胡椒這些曾經天價的東西也能端上百姓餐桌,不過葉安如此豪邁的用料依舊讓鄧娘子心疼不已。

但隨著時間一點點流逝,鍋中的香味越來越濃烈,二人開始不淡定了。眼神頻頻瞟向灶台,等葉安將煮好的飯菜端上來之時,鄧家夫妻已經徹底坐不住了。

打開蓋子,裏面的肉已經燉得色澤紅亮,軟糯醇厚。咬上一口肥而不膩、入口即化,二人吃得眼睛都眯起來了。鄧娘子百忙之中抽空問道:“安哥兒啊,這道菜叫什麽,也太好吃了!”

“東坡肉”葉安隨口回答。

鄧家夫妻面面相覷表示不解,為啥叫起這麽個名,葉家不是在西邊嗎?但也沒有多問,反正是他做的,東坡肉就東坡肉吧。

之後葉安又做了北宋版的咕咾肉和鍋包肉,三道肉菜口感都偏甜,很符合大宋朝嗜甜的味蕾。

兩人贊不絕口,紛紛感嘆這二十貫花的真值!鄧老板表示,有了這幾道菜,八寶樓早晚統一中牟料理界!

不過這就跟葉安沒關系了,他現在只想回家抱著他的第一桶金好好睡上一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