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全城轟動(第6/7頁)

甚至,民眾們都不知道,從他們身邊走過的這兩個人,就是《連載小說月刊》的出版人。

最真誠的好話,就是背後說人好話。

……

《連載小說月刊》上市,銷售額已經不是最重要的事,它所引起的轟動效應,使整個京州城都為之戰栗,街談巷議,到處都是《連載小說月刊》上刊登的故事。

連載小說的威力,在此徹底釋放出來,尤其是,當人們沒見過這樣的小說的時候,對後續情節的期待,使他們抓耳撓腮、輾轉反側,恨不能抓到一個人就跟他們討論情節,猜測後續的內容是什麽,主角的命運將會走向何處。

這和《金樽雪》在邸報連載的情況還不同,當時《金樽雪》在邸報連載時,全本已經出版出來了,如果想要看一看完整的故事,只要去書鋪購買即可。

當時,人們討論《金樽雪》,更多地是出於新奇感,看,官辦報紙上刊登了一篇小說!這是多麽稀罕的事情!邸報將《金樽雪》帶到了台面上,讓一些喜愛看小說卻不能公開討論的人,可以大大方方地交流他們對《金樽雪》的感受。

但是,《連載小說月刊》就不同,人們交流它、討論它,是因為交流的欲望已經大大蓋過了不好意思、面子上過不去之類的心理,如果不立刻和身邊的人探討一下後續情節,他們就會憋死,當他們張口開始討論的時候,發現身邊的人也是抱著同樣的想法,於是一拍即合,幹柴烈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後續的幾天內,如雪花片般投來的讀者來信,迅速地堆滿了淩霄書坊各大分店門口的容器,甚至連外置的垃圾簍都被利用來放信。

每天一大早,蘇老三開達摩院大門的時候,都會看到門縫和窗戶縫裏塞滿了白花花的信封,以至於他有一段時間看見紙片就忍不住哆嗦,太多了!實在是太多了!

而正式開始全職的宋淩霄,現在有大把的時間可一看讀者來信,為了方便信件管理,他一邊看信,一邊分類,一邊打包塞進虛擬倉庫,每天白天有很大一部分時間都在幹這個活兒。

看讀者來信,對宋淩霄來說,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

與以往的來信不同,以前那些來信也有很熱情的時候,但是中間一部分常常是關於文字錯誤、排版問題的,這一次的讀者來信,則全都是——褒揚和催稿!

讀者們不約而同地提到一件事:一個月才出一本,實在太少了吧!

就算不能像邸報那樣,每天出一本,至少也應該一旬出一本吧?再不濟每逢初一十五的時候出一本。

怎麽能每個月出一本呢?這讓人剩下二十九天怎麽過?簡直喪心病狂!

除了催稿的,就是猜情節的,讀者之中的人才非常多,宋淩霄驚奇地發現,竟然真的有人能有理有據地推測出後續關鍵情節,他把這些非常厲害的讀者來信,都保存起來,連同那些誇贊作者誇贊得特別有水平的來信一起,分類打包,讓對應的編修領回去,給自己的作者看一看,分享這份喜悅。

……

雖然不用去國子監上學了,但是宋淩霄的日子依然過得非常充實,以至於,他壓根沒時間去關注邸報和建陽書坊的合作。

經過漫長的契書條款拉鋸戰,崔主事終於和余象天敲定了最終合作模式,並且選出了四部已經完稿的書,在邸報上連載。

這四部書,分別是《仰山堂評點<三國演義》《新刊俠義傳》《四時花》和《玉樓風》。

邸報文化副刊將同時連載這四部書。

有了這四部長篇作品,崔主事至少有半年時間都不用再發愁副刊的版面填不滿。

不過,這四部作品,其實並不能令崔主事完全滿意,《仰山堂評點<三國演義》是建陽書坊的鎮坊之寶,質量上沒什麽可說的,是余象天親自把關,仰山堂也是他眾多的別號之中的一個;《新刊俠義傳》也差不多,是俠義小說的經典之作;至於《四時花》和《玉樓風》,就讓崔主事有些不滿了。

因為,這兩部書,是余象天硬塞進來的。

這兩部書,是建陽書坊才子佳人小說的套路之作,剛剛成書沒多久,書做的很漂亮,用的是成本很高的做法,與一般的建本小說采用低成本劣質麻紗紙做書不同,《四時花》和《玉樓風》是那種讀者看了品質就想買的書。

但是,它的內容……

就崔主事看來,是陳詞濫調,毫無新意,看完之後只覺得滿臉油腥氣。

要說它有什麽過線的地方,卻又沒有,它非常狡猾地遊走在紅線邊緣,讓人厭惡但是又挑不出毛病。

不過這些倒還罷了。

讓崔主事瀕臨爆發的是另外一件事:

在邸報開始連載四部建陽書坊的小說的同時,余象天打著“邸報年度四大經典才子佳人小說”的名號在賣《四時花》《玉樓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