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傳世經典(第5/6頁)

他臉上那副總是玩世不恭的神情,在讀到豐碑上文字的這一刻蕩然無存。

吳紫臯又後退了兩步,仰著頭,望著那些遒勁的筆觸,那些仿佛從肺腑裏掏出來的評價,那些……讓他眼眶微微發熱的文字。

真的是在評價《銀鑒月》。

作者總是能一眼看出,一個讀者的評價,到底深入到了哪一層。

有些人草草看過,連第一回 都沒讀下去,便自己臆測了一番作者的意圖,這種評論,吳紫臯連對它發笑都覺得浪費力氣。

有些人從頭讀到尾,其中的人物或是情節觸碰到了他的人生經歷,使他對作者深感共鳴,說出許多溢美之詞,這類評論,作為創作者吳紫臯很感激,但也清楚他並沒有這些人說得這麽好。

還有些人,他們本身就是學識過人之輩,甚至自己也有過深刻的創作經驗,這些人的評價或是一針見血,或是冷靜客觀,無論是褒是貶,對於一個創作者來說,都是極其寶貴的,它們讓創作者明白,自己的作品在同一創作譜系中處於怎樣的位置,如果他想要精進自己的技藝,應該向著什麽方向努力。

眼前這座豐碑上,就刻著許多這樣的評價。

這絕不可能是偽造的,吳紫臯無法想象,憑一個人或者幾個人的力量,能夠偽造出這麽多種擁有不同積澱、不同口吻、不同角度的評論。

一向多疑的他,此刻亦是心悅誠服,他越看越是信服,越看越是熱血沸騰。

不知不覺間,吳紫臯圍著這座石碑轉了一圈,將石碑上的文字仔仔細細讀了一遍。

某種可以稱之為靈光的東西,就這樣照進了他的腦海,他再次回顧自己的作品,只覺得以前是站在廬山之中,不識全貌,現在卻飄然於雲上,俯瞰腳下,一切溝溝回回都清晰可見,那些蜿蜒的小徑,那些走不通的死路,那些暢快平坦的大道,還有見不得人的深淵,此時,都在他心目之中,歷歷呈現。

原來……是這樣的啊。

吳紫臯豁然開朗。

他猛地睜開眼睛,那些巨大的白色豐碑,豐碑上不同字跡的文字,全都煙消雲散。

他的眼睛裏似乎還留存著瞬時的記憶,還能看到一座座發光的白色巨塔,橫亙在幽遠的天幕之下。

吳紫臯眨了眨眼睛,漸漸地,船艙頂上的木板、周圍木制家具的輪廓,在幽暗的光線裏,模模糊糊地顯示出來了。

他感覺到自己身下硬邦邦的床板,嗅到那股熟悉又嗆人的黴味,沒錯了,這就是駛向江南的標船,這會兒應該正在大運河上晃著呢。

他是做了個夢嗎?

吳紫臯不禁擡起手,捂住自己的額頭。

這夢也太真實了,又真實,又離奇。

他竟然進入了一座全是巨大豐碑的碑林,每一座豐碑都代表著一部青史留名的作品,豐碑上面還刻著後世的評價?

他白天裏也沒想這些有的沒的啊,難道是因為宋淩霄跟他說了一句,讓他想想新書,他就幻想出了這麽讓人老臉通紅的夢境?

難道,他竟然是這種渴慕虛名的人!而且意淫能力還特別強!活生生給自己意淫出了一個豐碑大花園!

誒嘛,還好夢境沒有第二個人看到,否則他的老臉都要丟光了。

想想他圍著豐碑轉,當時差點激動地留下眼淚來,那個場景,如果被第二個人看到,他玩世不恭的形象就要崩塌了。

——當然,夢裏的宋淩霄不算人,只是一個吳紫臯捏造出來的負責場景介紹的工具人。

吳紫臯輕輕舒了一口氣,坐起來,點燃桌上的油燈,看著燭火在空氣裏跳躍,他忍不住又去回想那個夢境。

不知不覺間,他已經拿起了筆,坐到桌前,在紙上默寫起夢裏看到的評價了。

就算那個夢非常的荒誕無稽,這些評價,其實還是很有價值的。

吳紫臯蘸了蘸墨水,寫了半行,定睛望去:

“香蕉皮比香蕉大。”

這什麽玩意兒?

不是,他夢見的那些評價是真的很有見地啊,當時他還被深深地震撼到了,所以才會堅定不疑地相信宋淩霄介紹的是真的,不是騙人的。

可是,為什麽他默寫下來的這句話——倒踏馬的也很有道理。

吳紫臯定定地盯著紙面上那句話,仿佛被洗腦了一般,再也想不起任何一句夢中所見,滿腦子都是:“香蕉皮比香蕉大。”

香蕉皮確實比香蕉大,否則怎麽裝得下香蕉呢,這真是一句至理踏馬的名言啊。

“啪”,吳紫臯把筆摔在了紙上,一片墨跡濺起,掩蓋住他寫下來的唯一行字。

……

宋淩霄還站在“碑林”空間裏。

他剛才眼睜睜地看見吳紫臯“啪”地一下消失了。

這什麽情況?

明明剛才吳紫臯還像個歡脫的小鳥兒一樣圍著石碑轉,將那些誇獎他的話顛過來倒過去地看,嘴裏還念念有詞地重復著,完全沒有以前那副“我不在乎”“寫著就是自娛自樂”“不想出版”的淡泊勁兒了,分明就像個作文得了滿分的小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