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申明(第2/3頁)

雖然這是兩部電影的總和,但這個數據也足夠讓人嘖嘖稱奇。

這還是一個開始之前,很多對秦硯進行猜疑而心懷愧疚的觀眾、本來就支持秦硯的影迷、總算把弄清楚事情來龍去脈的群眾,通過各種渠道進行發聲。

“我現在算是明白,秦硯為什麽能夠成功了,我為我之前的各種言論進行道歉。”

“我已經重新買了《生於淤泥》的電影票,這也算是我對於秦硯的尊重。”

“雖然我之前已經看過一次,明明知道《生於淤泥》是一部好電影,卻從來沒有為秦導發聲。總覺得自己還虧欠的秦導,我必須再去電影院支持。”

“為了我們國家的慈善事業!為了華語電影的為了!我們都應該去電影院!”

開始有人在網上號召說“自己欠秦硯、《生於淤泥》一張電影票”,或者說“去電影院看《生於淤泥》,就是為華國的慈善事業做出一份貢獻”。

越來越多的人在響應號召這件事,到了後來已經演變成為“不看不是華國人”、“不看就是沒良心”。

包括《公民報紙》等大媒體在內,對於秦硯、謝北楊都予以了高度的贊揚,甚至在第一時間就用X央有關人士聯系他們,邀請他們出席一些官方活動,各種“慈善大使”、“全國傑出青年”的榮譽稱號加身。

甚至有些單位、學校已經開始號召、組織全體一起去電影院看《生於淤泥》。一部私人拍攝的電影,突然具有了社會屬性。

這可不是攜民意而賺錢,更不是消費大家的善良,畢竟《生於淤泥》的票房再高,秦硯也不可能賺一分錢。

而且有了官方的蓋章,別人就想挑骨頭,也和秦硯沒有任何關系。這是一件純收名利的事情,也算是對秦硯的一種嘉獎吧。

然而這些苗頭一出來,還沒形成氣勢,秦硯立刻通過公司發在怪味豆平台上發表了聲明,而且還利用業內關系找個很多媒體幫忙轉載、評論——

《生於淤泥》只是一部電影

“希望大家理性看待《生於淤泥》,捐款是我自己的選擇,這是我在物質已經得到滿足之後才做出的選擇。”

“我希望大家能夠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去做慈善,尤其是先愛護身邊的人,再去愛更多的人。”

“而且我一直覺得電影想要得到更健康的發展,不能夠打著各種各樣的旗號。電影就是電影,它只是我們這些電影制作者提供給大家可以隨意挑選的商品。”

“如果大家願意去電影院,我希望是因為大家對於電影的質量感到認可,而不是因為這一部電影與公益有關。”

“不好意思,我更想憑借自己的電影創下記錄,希望大家給我個機會,謝謝了。”

秦硯的聲明發表出來之後,大部分都不是特別的驚訝。他們覺得秦硯這是被搞怕了,畢竟之前千奇百怪的臟水潑給秦硯,不也是先誇贊然後再詆毀嗎?

如果一不小心又會被別人描述成為用“公益”作為噱頭來賺取票房,那才是完全洗不清了。

其實這一次秦硯想的只是電影本身,希望電影市場能夠健康發展。

電影就是商品,商品就應該對消費者有用,而不是靠各種各樣的噱頭去騙消費者。

哪怕現在池塘基金已經如此公開,只要秦硯願意總能找到方法弄虛作假,他可不想再給某些影業公司提供一種新的詐騙手段。

秦硯很擔心《生於淤泥》成為始作俑者,他知道利用觀眾、消費者善良騙錢的電影比比皆是。

電影質量,一直都是秦硯謹慎掌握的底線。

秦硯原本以為自己這篇《申明》會讓市場恢復到一個比較理智的狀態,但事情再一次超出了秦硯的預期。

一則申明讓秦硯再次成為輿論的中心,而這些年秦硯所做的一切都被逐漸翻了出來。秦硯對於電影各個環節的資助、對於工業體系的發展、這些年所做的好事……

隨著這幾年互聯網的發展,影視圈的很多事情被直接攤在公眾面前。尤其是現在全球網絡互通,有些肮臟新聞根本掩藏不了,很多公司在網上互揭傷疤。

都不用秦硯自吹自擂,只要對手足夠垃圾,就能夠體現出秦硯的可貴。

雖然有《申明》在前,但無法阻止觀眾對於秦硯和《生於淤泥》的追捧,《生於淤泥》的票房在上映兩個周之後,再次畫出一條驚艷所有同行的上升線。

而且國內國外的觀眾,意識到《生於淤泥》的票房不能給秦硯帶來任何的財富增加。

他們突然想起了秦硯在《申明》中的那句:

“我希望大家用手中的電影票去為自己喜歡的電影投票,你們所有的選擇共同決定未來市場推出的電影。”

“所有人都選擇優秀的電影,資本就會看見大家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