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生於淤泥》三(第2/3頁)

與此同時,衣服身穿在劉大力身上,袖口、腰身顯得又大了一點——劉大力又瘦了。

別看這個鏡頭很簡單,兩件衣服可是道具組精心之作。一開始就準備兩件款式相同,但大小不一樣的衣服,在拍攝過程之中故意做舊,連補丁、磨損區域都一模一樣。

觀眾絕對看不出這是兩件衣服,加上造型師的配合,當然最重要的還有演員的演技。

最終效果在觀眾眼中則是“劉大力又長高了一些”,這才符合劉大力在電影的年齡。

如果在電影設定中16、17歲的少年,經過一年的時間毫無變化,那才是糊弄觀眾。

在電視劇中這樣的差別還可以勉強接受,但《生於淤泥》可是秦硯一開始就瞄準了國際電影節的作品,他不可能留下如此大的視覺紕漏。

孔修明現在才想起謝北楊的真實身高,剛才看劉大力在農村的時候,真的以為他就一米六左右的個頭,而現在看起來也就一米七幾。

為了能夠達到滿意的效果,秦硯從第一場戲就在做準備,服裝道具、造型妝容、演員訓練、拍攝角度,任何一個環節的缺少都有可能導致計劃失敗,這是秦硯和整個團隊一起努力的成果。

還好電影劇情到這兒,劉大力的身高不需要再改變,否則在不借助特效的前提下,秦硯同樣技窮了。

謝北楊的體重並沒有“弄虛作假”,畢竟身材的變化也是《生於淤泥》的一個表現渠道。謝北楊真的如他所承諾,在拍攝過程中又瘦了5斤左右。

離開農村的時候,劉大力在觀眾眼中就很瘦弱,現在則明顯有些不健康。

但到現在為止,孔修明、卡爾依然沒有多麽心疼的情緒,他們覺得劉大力能夠擁有更好的生活,這不是已經實現了自己計劃的第一步嗎?

看著孫雲秀居然會陪著劉大力這個傻小子去市場采購各中東西廚房用具,通過一些特殊渠道找到了不需要暫住證的就可以租借的小屋,觀眾們都感覺到滿足。

這就是電影的正面反饋,這也是絕大多數商業電影常用的手法。

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電影主角們獲得了什麽、有了什麽樣的成長,讓每一觀眾隨著電影角色的收獲而滿足,緊緊抓住觀眾的注意力。

從這一點來說,《生於淤泥》的確有一點離經叛道。因為一般的文藝片電影,在各個方面嘗試著打破電影的邊界。

文藝片和商業片有一個本質上的區別,商業片總是在用成熟的套路去吸引觀眾,而文藝片則是在不斷的進行嘗試與改變。

《生於淤泥》和傳統文藝片是格格不入的,已經過去大半小時了,每一個劇情點都在迎合觀眾。

些許曖昧的感情、好看的妝容、波折單劇情的反饋,這的確帶來了很好的觀看體驗,沒有人會覺得乏味。

如果這是這樣,《生於淤泥》真的能夠獲得三大電影節的獎項嗎?起碼“評審團大獎”不可能給一部劇情毫無內涵的電影。

就在孔修明他們感覺到疑惑的時候,秦硯給出了他的答案。

劉大力帶著自己的錢去各個市場精挑細選的選購各中廚具。他的錢只有那麽一丁點,想要把原材料廚具、移動推車東西全部買好,他只能夠盡可能的節約。

孫雲秀有好奇過說道:“你計劃得這麽好,不過你到底會不會做飯啊?”

劉大力突然有些不好意思:“要不我做飯,給你嘗一嘗吧。”

其實孫雲秀並沒有懷疑劉大力做飯的能力,只是隨口開了個玩笑,畢竟她也是農村裏出來的。“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可不是句假話。

看著劉大力在新買的廚具面前忙碌著,孫雲秀就在身後插著雙手監工,偶爾還會批評兩句,說劉大力哪裏做得不好。

這些場面很簡單,但劉大力的緊張和孫雲秀的隨意,讓氛圍格外的溫馨。

雖然一直在挑剔,但孫雲秀卻把劉大力給她做的菜全部吃完了,這對於平時出去吃飯也一直控制食量的孫雲秀來說,完全就是奇跡。

孫雲秀點了點頭說道:“的確還挺不錯的,有一點老家的味道了。”

劉大力從12歲就開始幫廚,14歲之後就是他負責做飯,幾個家常菜的確不在話下。

“不過你這飯還有一個缺點。”孫雲秀帶著一點捉弄,她在等劉大力求她,她喜歡看著劉大力忐忑緊張的樣子。

劉大力已經搶先一步說了出來:“你是說這飯還不夠鹹對吧?”

“既然知道,今天怎麽做得這麽清淡。”

今天是試營業,孫雲秀就是劉大力的第一個客戶。

劉大力目標客戶可都是在工地上做體力活的工人,每天大量出汗,需要進補鹽分。

只有飯菜足夠鹹才符合他們的胃口,另外一方,菜鹹一點,也更加下飯。5塊錢還管夠的盒飯,只能這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