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消息(第5/6頁)

到底要選擇哪一部電影,立刻成為了他們頭疼的問題。

說實話對於絕大部分的明星來說,他們更希望的是能夠拍攝大電影、大制作。

這樣無論是收入,還是對於他們的人氣而言都具有更好的提升,像《地球要塞》就是一個完美的例子。

雖然《地球要塞》連續兩部都沒有獲得任何重要的獎項,業內也一直把它看做爆米花電影。

但是這並不妨礙《地球要塞》依然是絕大部分演員心中的夢想。

相比之下,這三部電影的基本情況就有一點點的微妙,讓他們難以取舍。

像《後羿》這部電影,光憑名字和介紹就知道,肯定是時下最為時髦的特效電影。

大投資、大制作,而且還是華國神話,不出意外在國內特別吃香。

另外一部《新新時代》喜劇片看起來票房預期和受眾面積都比較可觀。

喜劇也是演員們最喜歡類型的電影,畢竟這樣的電影有利於提高他們的人緣。

或許不足以拿獎,但是對於自身形象而言,絕對沒有任何的風險。

起碼不會像一些演員,因為出演反派角色而被觀眾更口誅筆伐。

而且看樣子,這兩部電影的拍攝難度也比較小,確是他們心中的首選目標。

這些演員、公司,多少有自己的消息渠道,他們通過打聽也知道了,這兩部電影更加詳細的情況,比如秦硯對於這兩部電影的重視程度。

光它們的投資額度就已經足以讓這些演員心動。

尤其是《後羿》投資金額居然高達6000萬美刀,2007年華國除了《地球要塞》外,沒有一部大陸電影能夠與之比擬。

如果按照電影慣例,30%投資作為演員片酬,足夠讓所有演員趨之若鶩。

哪怕秦硯的電影,一向重制作,輕演員,那也是相對而言。

在這個龐大的投資額面前,片酬絕對秒殺國內其他電影。

只不過,這兩部電影也有讓他們擔心的地方。那就是導演都不是秦硯,而是名不經傳的小導演。

小導演第一部 上來就執行這種大投資的電影,如果按照業內的慣例,很有可能就是垃圾電影,甚至有可能是洗錢電影。

哪怕這一次的投資方是華硯公司又怎樣。

在這個圈子待得太久了,他們已經不相信還有正兒八經好好拍電影的公司。

他們真正相信的就只有秦硯作為導演的電影,因為他們相信秦硯肯定不會拿自己的名聲做開玩笑,一定會拼盡全力去拍號電影。

畢竟普通觀眾才不會看電影投資公司、制片人是誰,他們記住的還是導演的名字。

可問題是秦硯親自執導的電影就只有一部《生於淤泥》,名字一聽就文藝片。

一直都在拍商業電影的秦硯,毫無征兆轉行拍文藝片,真的能夠拍好?

看看《生於淤泥》的介紹——

“這是一個普通的農村小孩,在學校退學之後,遭遇各種現實的折磨,最後放棄理想的故事。”

“電影對於角色演技要求較高,而且需要演員配合劇情需要,進行一定外貌上的改變。”

“拍攝條件比較艱苦,目前預計4月份開機。但從3月份開始,就要進行各種培訓。”

單單是這些介紹,演員們就知道《生於淤泥》的拍攝條件肯定特別艱苦。

沒辦法,誰讓秦硯“名聲在外”呢?

一個對於拍攝極其嚴苛的導演,主動說起電影拍攝困難。

這不是在勸退嗎!

有些知名演員的確在糾結選擇的問題,畢竟電影档期有沖突,他們也只能挑選最適合自己的角色和電影。

但更多的演員只要能夠在華硯公司的電影之中,露個頭能夠,和秦硯搭上一點點的關系,他們都願意。

無數回復蜂擁而至,最近華硯公司選角導演的電話就像客服熱線一樣,永遠處於展現的狀態。

甚至連丁暢也天天接到各種電話,問他某某角色能不能運作一下,有沒有強烈的競爭對手。

而秦硯則完全不理會這些問題,專心於電影的前期準備。

既然三部電影的基本信息已經發給了影視公司,再加上《生於淤泥》的試鏡會馬上就要開始,這些信息根本不可能藏得住。

很快這些消息就通過各種各樣的渠道傳了出去。

“秦硯導演的野望!一次性拍攝三部電影?”

“又一名導演的墮落,知名導演為了賺錢,開始多部電影同時拍攝!”

“《地球要塞3》拍攝遭遇危機?秦硯另謀他路。”

“秦硯首次擔任制片人!”

各種真真假假的消息,立刻讓華國的影迷們都徹底沸騰了。

當然這種沸騰完全是兩面極端的,一方面是因為他們因為秦硯所推出的電影而高興。

“秦硯出品,必屬精品”

這個概念越發的深入人心了,現在和秦硯有關的電影同時推出三部,他們心中自然會無比的激動,但另外一方面他們也會產生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