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要塞(第5/7頁)

“本次出版將使用‘21世紀大學教材’的出版版號,會立刻提交委員會審核。如果能夠過審,將會成為平影的指定教材。”

從此刻起,這些材料不再是一群業內人士自發整理的民間資料,而是得到高校甚至有關部門認可的學習材料。

以這份資料的珍貴和詳實,出版為教材並不困難。可第二天出版社便官方通告,而且言語極其自信,這背後自然是平城電影學院和李德天老師在推動。

雖然李德天老師口頭上說著,他已經很少親自做電影特效工作,但實際上他一直沒有放棄過對於前言理論和技術的學習。

在他看到這些材料的時候,就意識到這些東西價值到底有多大,可以讓國內特效行業銷售多少的彎路,說一句“價值千金”絲毫不為過。

李德天老師也立刻聯系到了“怪味豆”,表示自己手中有大量的項目基金,希望可以進行合作。

比如由特效工作者提到的學習講座,完全可以由他李德天提供資金,“怪味豆”組織培訓。

聽到這個消息,不少學習班成員立刻表示:只要有任何需要他們的地方,講課、工作、示範等等,他們都會義不容辭。

這些事情在網上討論得沸反盈天,其實完全沒有秦硯的參與,甚至很多計劃也在秦硯的意料之外。

比如說,展陽輝似乎也迷戀上了“搞事”,他準備成立一個新的特效公司!

畢竟展陽輝和還有好幾個學習班成員,當初都是辭職後參與學習。

回國後願意和他們簽約工作室、公司也不少,薪水也蹭蹭往上漲。尤其是學習班資料公布後,找上他們的獵頭多如牛毛,各種核心崗位隨便他們挑選。

但展陽輝還想像秦硯一樣,轟轟烈烈為華國電影產業多做一點事兒。

這個公司的名字,展陽輝爭得了秦硯的同意,就叫做“要塞”。

它寓意這家公司將會成為國內特效產業的要塞,進攻時所向披靡,防守時一夫當關。

“要塞”的確在未來華國特效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只不過他們現在還只是一個剛剛成立,連第一個業務都沒有接到的無名小卒。

當助理把這些消息匯報給秦硯的時候,秦硯還在意呆利繼續宣傳《地球要塞》。

秦硯聽到這些消息之後,情緒復雜而激動。說實話他雖然做了這麽多的事情,但是他從來沒有要求別人和他一起為這個行業付出。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所欲之,亦勿施於人。

如果期待著別人會和自己有一樣的想法,秦硯知道自己肯定會面對無窮無盡的失望,秦硯早就養成了孤軍奮戰的習慣。

包括上輩子,秦硯拍了那麽多不賺錢的文藝片,他身邊的演員、工作者來來去去,他也不曾感到孤獨、痛苦。

這輩子能有一個謝北楊陪在自己的身邊,和自己共進退,秦硯已經覺得自己很滿足了。

結果他還收獲了奚芊芊、劉正文、任越、丁暢這些朋友,他更是常懷感恩之心。

此時又看到展陽輝他們的選擇、李德天老師和學校的幫助,秦硯更加為之動容。

秦硯一直在公眾面前,努力表現出自己強勢、自信的一面。他不能讓自己身邊的人擔心受怕、懷疑未來,秦硯便把所有壓力都抗在了自己的肩膀上。

為什麽每一次工作都拼盡全力,因為秦硯害怕失敗,也不能失敗。

可秦硯也只是一個普通人而已,他也會有焦慮和擔憂,他也曾在漫漫黑夜裏苦等天明。

如今突然有一群人一聲不響,來到他的身邊,表示願意和他並肩作戰,他覺得這條路就算再怎麽困難,他當初的選擇都是值得的。

秦硯也沒有多說什麽,他直接接連撥打了好幾個電話。

首先是平影的班主任何建華會和李德天老師合作,在學校開始組建電影特效社團。

平影一直都有影視制作專業,這些年也在逐漸引入計算機的學習和使用。

如果這些學生對於特效感興趣的話,未嘗沒有朝著這個領域發展的可能性。

不過秦硯也深知平影的學生技術宅並不是很多,道具制作的人才可能有,但是電腦技術方面的人才就太罕見了。

秦硯聯系李德天老師,讓平影和其他擅長計算機領域的學校組建起了專業的科研團隊,去攻克一些科學技術上的難題。

電影特效,大多屬於實用型的問題,它們更多受到市場利益驅動。只要有資金、有市場需求,就會有大量的團隊願意研究。

恰好秦硯別的可能沒有,但錢還是有不少的。

秦硯甚至不允許李德天老師動用自己手中的資金,他又另外拿出專門一筆資金作為“特效技術研發基金”。

只要是國內的計算機團隊,都通過這個基金申請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