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收網(第6/6頁)

結果牟俊峰立刻回消息說道:“你這算什麽,全部是些老電影,你不要以為你有幾個臭錢,你就了不起”。

“sorry啦,有錢就是可以為所欲為。”

袁信鴻一句話把牟俊峰氣得七竅升天。

“我馬上就去看最新出的電影《一個人的一生》,你等著我拿下‘追新人’的成就吧,呵呵。”

追新人,最近一年上映的電影影評,超過1000人贊同。

袁信鴻喜歡的是把以前所買的電影全部重新購買一次,這樣就擁有了這些電影所有的核心評分權利。

而牟俊峰則喜歡發表影評,他喜歡自己影評被人認可的感覺。

無論是什麽類型的電影愛好者,都有大量的成就等待收集。

成就機制能夠讓電影愛好者們享受到收集與被尊重的快感,就好像是收藏者之間的聚會,他們都會向對方展示自己最引以為傲的藏品。

自己的電影庫、影評不斷的增加,可以隨時向周圍的影迷朋友炫耀,這種成就感讓人難以自拔,同時還不自覺向周圍的朋友推廣。

畢竟只有讓其他人知道這些成就多麽難以獲得,才能證明自己的牛逼,不是嗎?

兩個網站的關聯系統推出,便有大量的用戶湧到“水滴”視頻去購買電影。

有的人是為了收集癖,有的人是為了給自己喜歡的電影打分,留下自己的影評。

當然這樣的評分系統和成就系統肯定也有缺陷。

絕大部分觀影者在挑選電影的時候,都會去挑選自己喜歡的類型、演員、導演。

從一開始電影的觀影者就對這部電影比較感興趣,評分結果肯定具有一定的主觀性,從而導致最後的“核心評分”出現虛高的情況。

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甚至還有可能出現演員粉絲刷評分的情況。

但從來沒有任何一種制度是完美的,秦硯只能夠設計相對而言比較公平的制度。

如果虛高的分數吸引更多觀眾去看了電影,肯定會大失所望,然後回頭打上一個低分,將電影的評分再次拉回正常水平。

所以秦硯也有在思考,設計一種偏好相同的評分標準,這樣可以幫助用戶挑選自己更喜歡的電影。

比如一個用戶喜歡文藝片,那他就可以查詢到同樣喜歡文藝片的觀眾,對於電影的評價,讓和自己口味相同的客戶給自己推薦類似的電影。

這樣的評分系統不一定可觀,但是能夠挑選出觀眾喜歡的電影。或許可以叫做“偏好評分”?

不過這些都是未來的事情,“怪味豆”肯定會越來越好。

無論“怪味豆”還是“水滴”的危機暫時過去了。尤其是“水滴”視頻,有了大量用戶的湧入,勉強能夠維持日常的運營。

盜版這個問題,秦硯準備再讓它小小猖狂一段時間。

秦硯原本以為自己終於有時間解決自己的私人問題,但是他發現這一切都是奢望,因為《地球要塞》的後期渲染已經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