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科幻!(第4/6頁)

電話之中的王董也不知道該怎麽說。

其實從他的角度來看,秦硯這個行為實在太冒險,換任何一個23歲的導演,有這樣的想法肯定會被他罵得狗血淋頭。

那麽多華人導演想走上國際舞台,最後結局如何大家都看在眼裏。看看前兩年的《風語者》這就是最現實的例子。

但問題是這是秦硯啊,一個三番五次通過電影成績打臉整個電影圈的年輕導演。

所王總懂只能悻悻地說了一句:“怎麽樣?有把握嗎?”

“這一次還真沒什麽把握,6,000萬的投資。單靠華國票房是不可能回本。海外票房起碼要有1.5億以上。”

秦硯在這件事情上他沒有任何的謙虛與欺瞞。

《地球要塞》雖然在西方的科幻界中十分出名,那是因為科幻讀者本來就是知識水平比較高的群體,他們能夠很好接受“地球體”這個概念。

問題是在西方這種自由主義泛濫的地方,普通觀眾對於《地球要塞》的內核真的能夠接受嗎?

這下王董在電話的另一端就尬住了,這個時候他安慰也不是,潑冷水也不是。

頓了一會兒他還是說道:“那你電影還需要注資嗎?以你這幾年的身家,恐怕是湊不齊這6,000萬吧。”

秦硯老實說道:“不錯,這一次我的確需要找人一起分擔風險。但還是老規矩,在我這兒投資,不能幹預任何拍攝方面的工作,否則我不會接受投資。”

“該怎麽說你好呢?你這就是在和整個市場作對。”

王董說這句話的時候,心中已經沒有了對《地球要塞》進行投資的想法。

原因很簡單,並不是華影沒有錢,而是華影不能夠開這個先河。

作為華國具有國資背景,並且是目前國內最大的發行電影公司。

華影在整個行業之內,那就是行業的龍頭,毫不誇張的說,它可以主宰一部電影的生與死。

這種地位從來沒有被人所挑戰過。

一旦開了這個口子,那以後其他的導演來找華影進行投資,該怎麽處理呢?

要知道國內的導演早就對華影這些影視公司幹預電影創作很不滿的,有一就有二。

其實這幾年的市場環境變化,已經讓華影,包括王董這樣的實權者掌握感受到了壓力。

但是無論如何,他在位的時候,不可能放下自己的身段,不能改變公司的策略

至於以後華影要怎麽改革,怎麽走向市場,那是下一任總經理的事兒。

秦硯沒有回答這個問題,他也知道自己所面對的壓力是什麽。但無論如何,他不可能把電影的制作權力讓出去。

雙方也算是有過幾次良好的合作,倒也不至於撕破臉皮。

所以王董又和秦硯寒暄幾句後才把電話給掛斷。

只不過掛掉電話前,王董還是說了一句:

“年輕人,不要老是想著要去改變這個世界。你以後會知道,有些東西遠比你想象的現實與強大。”

秦硯用很禮貌的語氣答道:“謝謝王董的好意。”

王董的確是好意,只不過他永遠是站在他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罷了。

秦硯而並不喜歡用語言去反駁他人的意見,他更喜歡用最後的結果去證明自己。

秦硯又守了電話一整天,接到了各路人馬的電話,都是些位高權重的大佬。

畢竟也就只有他們才能在第一時間知道秦硯申請拍攝許可證這件事。

從第二天開始秦硯就不接電話了,接下來就是各種影視公司的人情電話,秦硯真沒時間陪他們耗。

但秦硯也知道對於華人演員的挑選,肯定還會掀起風波,他準備先讓這件事情降降溫,在此之前他還有更重要的一件事情需要做。

謝北楊書房的門開著,秦硯站在門口輕輕敲了敲房門,等謝北楊擡頭後,兩人交換了眼神後,秦硯才走了進去。

看了謝北楊手中的劇本,秦硯有些驚訝地說道:

“這就開始讀劇本了?”

這就是秦硯為《地球要塞》寫的劇本,準確說是幾年之前他在讀《地球要塞》的時候,就已經創作好大體框架的劇本。

其實他當時也沒想到這麽好的居然一直沒賣出去。

秦硯當時的想法,就像是學生練習題一樣,從自己的角度去改變,提高自己的編劇能力。

結果沒有想到,幾年之後他便有了能夠組建劇組的基本條件。《守門人》上映後,他便把劇本拿出來刪刪改改,又重新完善了不少。

而謝北楊是除了這個世界上除了秦硯以及《地球要塞》的原作者貝塞爾外,第一個拿到劇本的人。

“《地球要塞》原著你就讀完了?”

謝北楊點的點頭:“昨天晚上就看完了。”

秦硯很清楚《地球要塞》的原著到底有多厚,當時他把劇本拿給謝北楊的時候,讓謝北楊自己先讀原著,然後自己嘗試著去構建劇本和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