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判斷(第6/6頁)

那謝北楊此時連忙收斂自己的心聲,不想讓秦硯發現自己剛才自己的異常。

秦硯只是指著電腦屏幕上的一些熱門的討論帖子說道:“你看這幾個討論最激烈的帖子。”

秦硯開始給謝北楊分析這些發言用戶的特點。

這些用戶很明顯都才注冊不久,在電影評價記錄中只有少數的幾部電影。還有一個特點就是他們都給《法網恢恢》打了10分,而給《守門人》卻是0分。

他們還在其他知名影評人或者是守門人的電影頁面下,瘋狂的批判《守門人》。

儼然守門人,好像是玷汙了他們的電影世界,做了什麽時候不舍得壞事一樣。這些人的聲音是在所有觀眾之中最明顯。

“這些用戶根本就不是正常的豆友,他們應該是接受雇傭,專門在怪味豆上打差評,引導輿論的員工。”

“他們的任務就是不斷發表、回復那些認為《守門人》不好的評論,讓整個電影版面前面都是對於《守門人》的批判。”

“而絕大多數的豆友,在查閱電影信息的時候,就是看看前面最熱門的評論內容。”

“你想你都沒有辦法避免自己受評論的影響,更不要說普通人了。”

網絡才剛剛興起,後世大家都已經相當了解的水軍,在現在是一個嶄新甚至只有雛形的事物。

哪怕是社會學家們也沒有想到網絡之上會出現這樣一個群體。

更遑論謝北楊了,在聽完了秦硯的解釋之後,他先是迷茫,然後再是憤怒:

“劉正豪這人未免也太惡心了,難道你就沒有辦法阻止他們嗎?怪味豆可是你的網站。”

謝北楊很聰明,在秦硯點破這些評論者的身份後,謝北楊立刻根據他們的評價信息確定了對方的信息——受雇於劉正豪的評論工人。

評論工人,是謝北楊暫時想出的稱呼,畢竟現在“水軍”這個名詞還沒有影子。

雖然這年頭沒有職業網絡“水軍”,但公關團隊、媒體專家已經存在。在《守門人》上映的第一時間,劉正豪就帶著一個團隊去看包場看《守門人》,其目的就是為了找到《守門人》的缺點,然後潑漲水。

最近網絡上的議論聲,的確和《守門人》本身的特點有關系,但其中80%的負面新聞都是直接或者間接來自於劉正豪的團隊。

“當輿論形成風暴後,公眾在輿論面前就只是烏合之眾,失去了自己的判斷力[1]”。用來形容現在的“怪味豆”實在太恰當不過。

秦硯想要整治現在“怪味豆”上的評論工人,那實在太簡單了。

只要把這些人的信息、IP公布出來,劉正豪的陰謀大白於天下,《守門人》的口碑會瞬間扭轉。

但問題是,秦硯所圖,可不僅僅是《守門人》與《法網恢恢》之間的戰鬥,所實話劉正豪他還不夠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