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宣傳(第6/7頁)

“首先讓我們來熱烈歡迎這一次秦硯導演帶著他的《大笑江湖》劇組,與幾位演員來我們《周末大派對》做客。”

這下台下的觀眾們呼聲更大了,因為秦硯的出現。

秦硯此時還穿著筆直的西裝,雖然混在台上一群武俠裝扮的俠客中有些格格不入,但卻有另外一種獨特的魅力,大家歡呼“秦導”!

何老師的主持能力當出色,他立刻控場,讓謝北楊、奚芊芊他們進行自我介紹。

接下來便到了這次《周末大派對》會最精彩的部分,那便是秦硯親自設計的遊戲環節。

其實《周末大派對》在國內的處境一直很尷尬。

在2000年前後的時候,華語樂壇特別火爆,幾乎每個周都在推出新的歌曲,一開始《周末大派對》類似於一個打歌節目。

然後為了擴大影響力,《周末大派對》也有戲曲、小品、雜耍等內容,當然也少不了一些明星攜帶者電視劇作品來做宣傳。

反正《周末大派對》受眾雖廣,但是它也有一個致命的缺點,那就是內容混雜,每一期的節目主題都不明確。

秦硯沒有想過要改變《周末大派對》的特點,秦硯只是讓這一期的遊戲充滿戲劇性和挑戰性而已。

比如第一個遊戲就是“拜師學藝”。

“拜師學藝”其實就是一個模仿類的遊戲,有點像綜藝節目經久不衰的遊戲“傳聲筒”、“你畫我猜”等。

不過秦硯很聰明地給這個遊戲套上了一層“武俠”的外衣,就像武俠之中徒弟向老師學藝,一定先學老師的外形。

比如說他所設計的猜詞環節就會涉及到一些知名的武俠作品,比如說像“乾坤大挪移”、“九陰白骨爪”……

雖然謝北楊、何老師他們在台上做遊戲,但是他們的服裝、整個舞台的設計、遊戲道具等等,尤其是演員表演出一個個經典的武俠招式,立刻把觀眾們帶入了浩瀚的江湖中。

設計模仿遊戲,秦硯其實也有自己的私心。

那就是謝北、楊奚芊芊他們都是專業的演員,演技方面足夠的出色。

在接下來的“讀書悟道”中,秦硯設計了兩個子遊戲。

第一個是通過表演猜測文字,玩家之間傳遞信息,最後一名玩家進行猜測。

秦硯可是專業演員,完全還原了前一名表演者的動作與神態,幾乎不差分毫。

這要放在10年後,那肯定會評價“沒有任何的綜藝細胞”、“大家看綜藝就圖一個樂字”、“誰要看你每一個演員對於模仿的有多麽傳神多麽到位”……

但時代不一樣,現在的觀眾對於演技的好壞還沒有一個明確的認知。

當他們看到《大笑江湖》的演員們,基本上和前一個表演者一模一樣,尤其是連神態都為模仿得惟妙惟肖,他們忍不住為之歡呼。

這一刻觀眾們明白什麽是演技,觀眾也看到了《大笑江湖》的質量!

當然表演歸表演,最後能否猜到答案,那就看最後一名玩家的“智商”了。好幾名中年演員都鬧了笑話。

秦硯也知道如何把控綜藝節目的喜劇效果,不可能一直展示專業的表演技能。

第一個子遊戲完成後,何老師就在一旁立刻說:

“看來我們的外形模仿已經攔不住幾位少俠了,接下來我要給各位少俠朗誦,我們快樂派的內功,請大家記清。”

這下來就進入了聲音模仿環節,這才是百花齊放、爆笑連連。

明明謝北楊他們都很努力模仿何老師所唱的歌曲,可他們再怎麽認真、再怎麽努力,最後唱出來的調子卻越跑越遠。

當最後劉天明、段宏老師開口唱歌的時候,觀眾們整個人都愣住了,這是唱歌?這難道不是死亡低於嗎?

看到這兒台下的觀眾已經笑得直不起身了。

他們可太喜歡看演員們出醜了,因為他們會覺得:哇,原來演員身上也有缺點,原來演員並不是高不可攀。

這個環節秦硯還真沒有設計任何的台本,沒有故意讓謝北楊他們唱歌跑調。

這全部來源於他自己生活中的“觀察”——之前在劇組拍電影的時候,楊振海、袁秋珊他們就喜歡沒事的時候嚎兩嗓子。

那歌聲真的是驚天地泣鬼神、生靈塗炭、血流成河……

秦硯當時就擺出導演的架子,禁止他們在片場唱歌。他們可不怕下班後的秦硯,只要工作拍攝一結束,就立刻跑到秦硯身邊唱歌。

他們要通過唱歌的方式把拍戲時受得委屈全部還給秦硯!

秦硯只能把這些全部記在他的素材積累小本子上。

自己的演員這麽多才多藝,他作為導演當然要給演員們創造舞台,讓更多人看到他們鮮活的一面。

於是便有了傳歌這個小遊戲。

秦硯絕對不會承認他有一個專門用來記仇、記黑料的小本子,他表示這只是對於生活的觀察和積累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