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殺青(第3/8頁)

在議論紛紛中,《英雄》的票房不斷走高,單從票房來看,《英雄》絕對不算失敗者。

這件事情本來和秦硯沒有任何的關系,但架不住有的人就是喜歡找一些噱頭來吸引人眼球,於是秦硯和他的《古宅》便被拉出來不斷和《英雄》進行比較。

雖然不到三個周的時間,《英雄》的海外票房就已經超過了《古宅》,但是《英雄》的海外票房增長速度也逐漸放緩,各個機構、雜志也給出了最後總票房的預估。

有一些媒體開始抨擊《英雄》,說《英雄》完全是用金錢堆砌出來的電影,並沒有實質性的內容,而他們所舉的反面例子就是秦硯的《古宅》。

眾所周知,《古宅》的拍攝成本也就10多萬元,國際票房比不上《英雄》,但是如果說投資收益比的話,那則是《英雄》遠遠無法企及的存在。

其實真正的明眼人都知道,像《古宅》這種票房奇跡之所以被稱之為奇跡,那就是它發生的概率實在太低了。

就算是在各個電影相關的藝術院校內,也從來不把這些特殊案例進行推廣。因為每一個從業人員都知道,這種成功完全是不可復制的,它講究的是天時、地利、人和。

但偏偏社會公眾對於電影的商業體系根本不明白,他們甚至不明白電影的分類,更不明白電影的制作流程。

他們唯一知曉的數據就是《古宅》的成本15萬、收入1億美刀,而《英雄》的成本3,000萬美刀,而收入卻只有1.8億美刀。

難怪說新聞媒體是無冕的王者,他們操縱輿論的本領實在太強了。

在他們的挑事之下,很多人開始吹捧秦硯、貶低張一謀,並且說年輕的導演才是華國電影的未來,老年人應該退位讓賢了。

對於這些說法,秦硯一直沒有出面澄清。每天都有無數的人打電話,想要采訪他。實在被騷擾得心煩意亂,秦硯直接就把自己的私人電話關機。

可是這些媒體無孔不入,他們查出了秦硯所成立的華硯,他們紛紛找上了丁暢,又把丁暢搞得苦不堪言。

無論外界多麽希望秦硯露頭,秦硯還是選擇了保持沉默。

他知道這種這種情況之下,無論他說什麽,肯定會被媒體和公眾惡意曲解。

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只想聽到自己想要的答案,而不會去關心發言者所想表達的真實意思是什麽。

秦硯早就知道輿論的威力,所以他避而不及。

另外一方面,這件事情的確有和秦硯有一點關系,那就是涉及到整個大陸電影市場的推動改革。

去年之前,華國票房制度普遍是各個院線直接購買電影的放映權,然後盈虧自負。

電影獲得多少票房那電影院的收益,和制片方已經沒有關系。所以說制片方對於偷票房這件事也沒有太大的抵觸。

但是現在國家和市場都發現,如果繼續按照以前這種一錘子買賣的交易方式,不利於優秀電影的發展。

從去年開始,國家便主動推動了電影改革,要求電影院線按照分成比例來購買影片放映權,而不是像以前的買斷價。

但院線也很聰明,會看碟下菜,只有大型制片公司的電影才能夠獲得一個公平的分賬比例,而小制作的電影只能面對殘忍的剝削。

張一謀之所以被稱之為國師,除了他在電影方面的成就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他一直和有關機關保持著相當緊密的聯系,而這次改革的真正殺手鐧便是張一謀的《英雄》。

現在全國上下都在等著看《英雄》,沒有哪一家院線公司願意錯過。

但如果你想買《英雄》的放映權,那你就得簽署相應的分賬條款,以後購買其他電影的放映權也得按照這個條款進行,這是在為其他電影做好事。

有些不那麽出名的電影卻願意分給電影院更多的票房比例,而向張一謀所拍攝的《英雄》,院線只能夠得到45%左右的分賬。

於是不少電影院紛紛把原本屬於《英雄》的票房,成為其他電影的票房,那電影院便可以多獲取10%左右的收入。

更不要說其他的劣質電影,還有可能會暗中和影院進行勾結,讓影院把《英雄》的票房偷給自己。

有關機關早就預料到了這種情況的發生,所以在《英雄》上映期間,全國各地都開始進行票房清查活動。

之前《古宅》的“偷票房”風波,其實背後便是華國電影集團暗中推動,有關機關在利用《古宅》去試探各地院線的反應。

雖然現在這件事情也和秦硯沒有任何什麽直接的關系了,但是秦硯還是隱隱約約感覺到自己算是跨時空的和國師進行合作,有半分戰友情。

張一謀在為華國電影做實事,所以無論如何秦硯都不會回應這些問題,他不想去背刺“英雄”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