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赴港(第6/6頁)

他之前所拍的電影無論是《黑客帝國》還是《臥虎藏龍》,投資、卡司、制作公司更不是一個級別的……

雖然不願意承認,但是在電影圈這個圈子裏,的確有“咖位”的存在。

作為一名導演,但哪怕秦硯有著《古宅》這樣讓整個世界都為之側目的作品,但尚且沒有展現出他真正的實力,絕大部分的專業人士都把它和他都看作一個意外……

秦硯新電影的投資不入流,起碼放在電影圈裏砸不起一點水花;演員陣容,也肯定會受到投資資金的限制,不可能有一線明星加入;同樣工作團隊也是如此……

秦硯的項目只能算是一個中小型的電影項目,這就注定了袁七爺不可能加入。

試想如果今天袁七爺同意了秦硯的邀請,那之前袁七爺所拒絕那些投資更高、名氣更大的導演,他們會怎麽想袁七爺?

會不會認為袁七爺對自己有意見,從而在圈子內排斥袁七爺。

萬一如果今天來袁七爺自降身份加入了秦硯的電影團隊。

那以後其他的導演拿著同等規格、同等水平的電影,邀請讓袁七爺擔當武術指導,袁七爺接還是不接?

在任何一部電影上映前,都沒有人能夠斷言它的成功。

那以後他就找不到正當的理由去拒絕其他人的邀請,難道他能說“我知道秦硯的作品會一定會成功,所以選擇了加入”或者“我覺得你這個電影肯定比比不上秦硯當年的電影,所以我拒絕”嗎?

不可能。

更何況如果他真的加入項目組,萬一他和秦硯發生意見分歧的時候,誰聽誰的。

一個電影團隊中名氣最高的是武術指導,構建本身就不合理。

多大的投資配多大的導演,多大的導演組建多大的項目組,這些都是影視圈的約定俗成。

就比如說一個影帝就算再欣賞某個電影劇本,他也不可能自降片酬去加入,否則的話整個市場都會認為影帝過氣了。以後也不會再有大片、大制作找上影帝。觀眾們也會因此而不再影帝。

雖然電影的票房和口碑爆炸,會改變最後的結果,但不是每一人都敢豪賭。

這些規則很無奈,但卻沒有辦法改變,因為它們維持整個行業高效率運轉的規則。

不過袁七爺的確很欣賞秦硯這個後輩,他說道:

“你有沒有考慮過來港城發展,如果你加入華國星公司的話,那我也可以出手幫你。”

如果秦硯加入華國星公司,以港城導演的身份拍電影,並且由港城電影公司投資、出品,那麽秦硯就算是港城電影圈的新人。

作為同公司的前輩,袁七爺出面擔任武術指導,可以算是長輩對晚輩的提攜,那就不算破了規矩。

這是袁七爺現在能夠想到的唯一辦法。

秦硯毫不猶豫搖了搖頭說道:“謝謝七爺,我暫時還沒有這個想法。”

不是秦硯對於港城有多大的看法,而是現在的大陸更需要他、更需要好的電影來推動市場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