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劇本(第2/6頁)

原因很簡單,因為這些編劇徹底把握住了觀眾內心對於劇情的反應,這種反應甚至連觀眾自己都不一定清楚。

比如爛片之中經常出現觀眾懷疑其是否有帶腦子出門的角色,他一直在劇情中蹦跶作妖。按理說一個不合理的角色一開始就破壞了整個故事的完整性。

但編劇完全可以通過制造觀眾對於這個角色的恨意,想看他什麽時候領便當而保持收視率。

當然也有很多正面案例,比如在推理片中,編劇必須要掌握證據與真兇的節奏。如何利用首因效應、刻板效應達到誤導觀眾的效果,在最後真兇揭曉的時候,又讓觀眾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

所以想要成為一名真正好的編劇,必須要比觀眾更了解自己。

但秦硯這想要創作的劇本很特殊,它不再是個人靈感的作品。

華國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時候武俠曾經風靡一時,出現了金、古、梁、溫四大武俠家,更是創造了瑰麗至極的江湖世界。

華國也是從90年代開始,出現了大量武俠題材的影視作品,哪怕良莠不齊,無論是收視率還是票房都比同等作品高出一大截。

這也是武俠作品層出不窮、泛濫成災的原因。

而且編劇都知道觀眾、讀者喜歡從武俠故事看到什麽,於是這些故事越來越雷同。

天降奇緣、陰謀詭計、邪不勝正,英雄美人、江湖冒險……只有像張一謀這樣的名導才敢去創新與創造。

其實秦硯也想拍一部經典的武俠電影,從質量上去碾壓其他作品。不過對於現在的秦硯,暫時還沒有辦法做到。

資金比不過、演員陣容比不過、武術道具同樣也比不過。

雖然《古宅》的票房喜人,但是更多的資金需要派拉蒙和華影結算,還得等上一年半載。更何況秦硯就算拿著所有的錢拍電影,也絕對邀請不來一線的演員。

秦硯只是一個導演,他不是神。

所以他只能選擇另辟蹊徑,那就是拍出一部不同於當下傳統的武俠電影。

如何能夠出奇制勝?秦硯思考最後半天的答案是搞笑型的商業片。

其實秦硯在自己做出這個答案的時候,內心也有一點糾結。

在得到這麽多錢之後,你說秦硯最想拍的電影是什麽?答案其實很簡單,肯定是藝術片。

畢竟他上輩子就是做這一行的,並且離最高的皇冠也只有一步之遙。

但現在拍藝術片能做什麽,國內完全沒有培養出欣賞藝術片的電影觀眾,難道秦硯又要在國內沒爬打滾幾十年嗎?

更何況重活一世的秦硯,對於整個華國的電影市場有了更深刻的感情,他覺得自己或許可以做一點什麽事情來改變現在與未來的電影市場。

那到現在為止,秦硯對自己劇本的特點就定了下來,搞笑、出其不意、打破常規。

這次劇本創作思路同樣不是秦硯的天才創意,只是領先於這個時代的眼界而已。

起碼在10多年之後,網絡上對於類似的劇情已經有了一個專業化的詞語,稱之為“反套路”。

通過制造與約定俗成相反的情節,來達到吸引注意與搞笑的目的。

而想要創造出反套路的劇本,首要的前提就是一定要對現在市面上大部分的武俠作品進行一個整理的概括。把它們的要素給凝練出來出來,才能進行反套路。

比如說主角隨便受傷,總是大難不死必有後福;一不小心墜崖,便可以得到神功秘籍;明明各種性格、人品、武學毫不突出的主角,卻能夠得到美人的青睞……

這些劇情在傳統的武俠中,都能夠讓觀眾感覺到興奮。

畢竟誰不希望能夠有能夠不勞而獲?誰不希望自己能夠被天上的餡兒餅砸中了呢?

這些劇情的目標就是讓觀眾與主角之間產生共鳴感,然後通過主角的經歷而獲得快感。

而反套路不一樣,它是打破常規,讓主角與預期之間出現落差,從而帶動觀眾的快感。

秦硯目標就是創造出一個通過劇情翻轉讓觀眾從頭笑到尾的劇本。

雖然秦硯也能夠在很快速想出一些具有反轉性的劇情笑點,但是這對於一個劇本來說,數量上來說就是遠遠不夠。

至於質量方面,更是代表著秦硯個人的主觀感受。所以他必須要收集、查閱大量的資料。

最近10年港、澳、台,包括日、韓所拍攝的武俠電影、電視劇;國內最近一、二十年出版的;還有《武俠》等雜志上連載的短篇;甚至是這兩年剛剛興起的網絡文學……

這樣的工作量完全稱得上浩如煙海。

秦硯也想過要找人來分擔,可這涉及到劇本的創作,如果一不小心傳出去,那對於反套路電影來說完全是毀滅性的打擊。

沒有想到在自己最缺乏人手的時候,居然有劉正文、謝北楊這樣的“好人”主動送上門,那秦硯當然不會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