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時之環(7)(第2/4頁)

十多號人恭恭敬敬侍立在他身側,一位管事打扮的富態男子正在細聲細語、繪聲繪色地為他介紹各地風土人情,此時便指著江面說道:

“……此江名為玉橫江。因江水澄澈,汪碧如翠,似玉帶橫空,故而得名。”

“公子有所不知,關於這玉橫江,當地還有一個流傳許久的故事。據說那時這裏還沒有玉橫江,而是一片旱地。曾有一對青梅竹馬自幼一起長大,兩家家境富足,又定下了娃娃親,長大知事後更是情深意篤,相約白首,本是天造地設般的一對。哪想到有一年起旱災,滿城人死了大半,這對青梅竹馬僥幸活下來,卻淪為流民,又半途失散……”

“那少年根骨不凡,被一位路過的高人看中,收去做了個關門弟子。唉,要說這人生際遇啊,就是離奇。譬如小的我,此前哪裏想得到,有生之年還有機會遇上公子這樣的大人物!”

晏危樓:“……”

這人似乎很有幾分講故事的天賦,雖然聽著好像不是個多新奇的故事,但他卻眉飛色舞,語調抑揚頓挫,光憑調動情緒的能力,就能讓人不知不覺聽下去。

而且他還見縫插針就是一句彩虹屁,猝不及防來了個神轉折,說得臉不紅氣不喘,倒讓晏危樓佩服。

……雖然他根本不知道這公子究竟是什麽人,但能讓他頂頭上司的上司都那麽恭敬對待,來頭肯定是超乎他想象,別管那麽多,彩虹屁吹起就是了!

見晏危樓沒有多大反應,既不像是被吹得開心,也沒有什麽動怒的跡象,他便嘿然一笑,繼續道:

“……那位高人倒也沒有看走眼,這少年天賦出奇的高,不過百余年功夫便成就半步天人,只差半步就能踏入天人,成為世人眼中仙神般的人物。但他的修為卻止住了,此後三百多年都無寸進。任他想盡千般辦法,也是無用。”

“待得這位半步天人為求大道幾乎如癲似狂之際,終於有一位擅長測算天機的高人一語點破,他道心有缺,難能圓滿,尚有因果未還……”

“原來,那讓高人驚嘆的一身根骨天賦並非天生,而是當年逃荒路上,那小青梅意外拾得一枚奇果,卻忍饑挨餓讓給了他。他的天賦、修為,原是被人舍來的。若是當年沒有這奇果相讓,或許今日兩人境遇早已翻轉。”

“這人入門修行後,也曾翻閱諸多典籍,在其中一份典籍上看到過類似奇果的介紹,他對自己身上的奇異之處早有猜測,卻刻意選擇了回避,也不曾去尋找當年的青梅。被一語道破後,他這才明白,因果欠下終須還。”

而後面,就是大眾喜聞樂見的大團圓結局了。身為半步天人,無數人甘願受其驅策,想要找人實在容易。

已經幾百年過去,少女自是已經化作了白骨。但對方的後人卻還活著——她等了十年,終是無果,只得嫁與他人為妻。當年兩人定親時贈予少女的玉帶,卻被她傳了下來。哪怕是她最困難時也藏得好好的,不曾被賣出去。

他找到這位後人。

不知是否巧合,容貌依稀似故人。

為了化解心中那點虧欠,這人倒是慷慨,世俗難以想象的財富和權勢都任其予取予求。但對方卻提出了一個非同尋常的願望——他只想化解一方困厄,讓這祖祖輩輩生存的千裏旱地化作沃土。使得以往的悲劇不再重演。

“……‘此事簡單。’那人便是一笑,拾起玉帶,隨手一揮。但見玉帶迎風便漲,倏忽化作千裏長河,碧波蜿蜒直下,不到十年,此地就成了一方沃土。”

“他立時便有所感,當即破入天人。”

說到這裏,富態男子臉上的肥肉都隨之抖動了起來,目光中滿是憧憬,露出普通人對於那移天換地般的力量的向往。

“假的。”晏危樓簡單粗暴地打斷了這份向往,不留一絲幻想余地,“半步天人哪有這份實力?移山填海倒是簡單,化玉為江,這已涉及天人之上的造化之道。便是天人都辦不到。”

……移山填海倒是簡單?這是在胡吹大氣,還是真能辦到?

那中年男子心中驚疑,不由訕訕一笑:“這個、民間傳說,多有虛構,或許就是當地人為玉橫江增添身價的手段。那些愚夫愚民以此為餌,哄騙外地人上鉤,殊不知公子識見高明,一眼便識破了他們的詭計!”說到這,他又習慣性吹了起來。

晏危樓:“……”

這都能見縫插針吹彩虹屁,也是絕了。

他輕咳了一聲,幹脆問道:“這裏離觀瀾劍閣還有多遠?”

“回公子,還有七十余裏。”

觀瀾劍閣,便位於玉橫江下遊,一處支流開辟的湖泊之中。第一任閣主以天人境界的力量聚沙成土,以土成丘,生生在湖中造出了一座島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