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動風雲(13)(第3/4頁)

咚——

低沉、宏大、綿長的鐘聲在整座盛京城中悠悠回蕩,但凡知曉其中含義的人都不由變了臉色。

“有緊急軍情!”

盛京城上空立刻響起一連串破空之聲,又有數十道上百道人影從城中各個方向飛了起來,都是洞見境高手,其中甚至有入道境的大宗師。

這些人目光都望向皇宮所在。

皇宮裏,百官早就在第一時間趕到,只不過此時的他們都在雍帝的雷霆震怒之下被口水洗了一臉。

“廢物!真是一群廢物!”雍帝暴跳如雷,“何時起西南那群土人也敢挑釁我大雍威嚴了?虞侯是吃幹飯的嗎?”

他的臉色被怒火燒得通紅:“還是說,他早就和齊王搭上了,故意放縱土人縱兵,也好為齊王分憂解勞,將來搏一個從龍之功?”

“陛下息怒!”

眼看皇帝已經被氣得口無遮攔,群臣中有人出列:“虞侯世代鎮守西南,其先祖更是立有大功,如今一切尚未查明,萬萬不可讓忠臣心寒啊。”

……如今這等時候,還是應以安撫為主。萬一皇帝懷疑錯了,這話傳出去,豈不是讓虞侯對朝廷離心?

雍帝口中所說的虞侯是如今大雍僅存的三位諸侯之一。

八百年前,太祖打下大雍江山——中域一十三州,為了封賞有功之臣,以三州之地分封七位諸侯。其中就包括現任齊王的先祖。

只不過三代之後,當年那些異姓諸侯多半凋零,有的因罪奪爵,有的意外絕祀,無人知曉這其中究竟有沒有大雍皇室的手筆。

當今現存的三位異姓諸侯,分別是齊王、虞侯,還有晉侯。

齊王封地在南,西面天中禁地,東臨東黎,猶如孤懸之島,替大雍固守國土。

虞侯與晉侯的封地則一個在西南,一個在西北。晉侯守北荒,虞侯封地與齊地境況相似,東面天中禁地,西邊則生存著一群兇殘至極的土人。

群臣勸諫後,雍帝總算冷靜了些,幹咳一聲,又恢復了原本威嚴滿滿的樣子。

殿下的朝臣心中暗自腹誹,總覺得皇帝最近一段時間的行事過於操切了些,不復以往那樣從容鎮定,就連處事手腕都像是一朝倒退回到十年前,頗為粗糙。

——上次榮鳳閣中,盡管北鬥魔宮中人及時退去,沒有留下活生生的證據。但只要想到北鬥魔宮,雍帝便不由聯想起當年關於姬慕月的一樁往事,心中到底對姬慕月有了些芥蒂,這段時間便不再事事聽從他的建議。哪知如此卻讓群臣對雍帝產生了種種質疑。

君臣正商議著如何解決西南之事,殿外又有信使匆匆趕到。

“天中禁地震動?有大幽余孽現世?”

聽到信使傳來的消息,雍帝的臉色愈發陰沉,他一把從禦座上起身。

“傳朕旨意,召集皇室供奉堂中所有入道大宗師。”

這一次,群臣都不再阻攔。

無論是天中禁地,還是大幽余孽,對於大雍皇室來說,都是必除的毒瘤。

前者一旦出事危險無比,後者則事關皇室正統,所謂“唯名與器,不可假人”,必須在第一時間予以鎮壓。

與這兩樁事相比,就連前線正在進行的戰爭都可以暫時拖延。

哪怕有人察覺到了背後的陰謀味道,但這與其說是陰謀,不如說是陽謀,便是雍帝本人,也只得如此去做。

半天時間不到,盛京城中剩下的大部分入道大宗師也離開了這裏,前往調查天中禁地震動的原因,並追殺大幽余孽。

盡管如今走掉了九成九的大宗師,但皇帝並不擔心盛京城的安危。

這座都城本是前朝大幽的都城,城高池深,又經歷了八百年的不斷完善,愈發堅固。何況城中還有一支常備軍團,即便大軍壓境,堅持半年也沒有問題。

皇宮中更是有著特殊的陣法,只有皇帝本人掌握著陣法中樞。一旦有外人強闖皇宮,即便能夠破開陣法,也會驚動皇宮深處那位一直在閉關修行的存在。

——那可是一位貨真價實的天人聖者。

其他兩國國都也同樣如此。自大雍、東黎、北漠立國以來,還從未有人成功侵襲國都,全身而退。

翻來覆去將如今的情況想了一遍,雍帝心中自覺穩妥,不免暗自得意。

……看來不必再叫小九暗中獻策,他本身便足以應對諸多國事,過去的他實在太妄自菲薄了些!

得意之余,想了一想近日以來的種種煩心事,下朝之後雍帝便徑自去了後宮,想要找善解人意的貴妃好好抒解一番。

寢殿中,貴妃原本正癱在榻上,愉快地看著某些不可描述的小畫本,幻想著各色美少年環繞的神仙日子,突然聽見宮外太監的傳話,只得唉聲嘆氣將小冊子收起,分分鐘整理好衣裙與鬢發。

她款款走了出去,勉強將眼前這張臉自動切換成剛才看到的各色美男,眼波一瞬間變得柔和,臉上更是由衷露出一個望穿秋水般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