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歸人間(4)(第2/3頁)

對此,晏危樓一律簡單幾句回應應付過去。

兩人所過之處,府中仆從紛紛駐步行禮,神態恭敬有加。對兩人這超越了主仆界限,近乎家人閑談的親近姿態,亦是見怪不怪。

他們心知肚明,這座齊王府中,大部分下人都是宗府發放的,只有極少數是當年隨同世子殿下一同入京的仆從和護衛。這其中,沈老是唯一一個洞見境修行者,亦是齊王特意安排保護世子的人。世子殿下對他最為親近,也是理所應當。

就連沈老自己也是如此認為。

殊不知這其中還有一重內幕。

十年前,晏危樓突然在這個陌生的世界醒來,發現自己置身於一個陌生的房間裏,對周圍的一切都不知曉。他一時慌亂無比。

幸而這副身體與他穿越前幼年時的長相一模一樣,似乎因為身體本能,他也能夠隱隱聽懂這個世界的語言,與人交流溝通並無大礙,這才讓他稍稍有了一絲熟悉感。

但他並沒有接收到原身一絲一毫的記憶,慌亂之下,只好甩出了最爛的失憶借口。好在齊王夫婦並沒有懷疑,反而將他的身份和過往經歷如數相告。

據他們所說,“自己”剛滿六歲,由於不想離開齊地入京為質,又驚又怕之下發了高燒,這才丟了記憶。

當時正不知如何面對齊王夫婦的晏危樓,立刻想都沒想答應了入京之事。

如此一來,那對所謂的父母與他真正的相處時間還不到半個月,其中大半時間他都在熟悉“原齊王世子”的經歷,順便學習這個世界的文字。真正與晏危樓相處時間最長的,反而是沈老。

對於一個莫名來到異世界,內心孤獨感無法言說的穿越者而言,這位老人身上幾乎寄托了前世晏危樓的大部分感情。

“世子殿下,那逍遙樓背景神秘,終究不能盡信,您可有幾分了解?”

路上,沈老終究還是按捺不住,開口問道。

晏危樓一臉茫然地搖頭,又無辜地攤開手掌,表示一無所知。

他笑得沒心沒肺:“不必擔憂,燕兄對我絕無惡意,不然我早死了八百回了。”

“不過,這次的事情也讓我意識到了實力的重要性,以後我不會再偷懶,荒廢武藝了。”他一臉正色,語氣鄭重,“從現在起,我要閉關認真修煉,不破十二重枷鎖堅決不出關!”

“咳,殿下有此心便好。”

沈老欣慰地點了點頭。

兩人相伴十年,他自認對晏危樓知之甚深。這位世子殿下一向好享受,怕吃苦,能夠堅持十來天便不錯了。至於什麽不破十二重枷鎖不出關?

一口氣破關這種事,連那些大宗門的天才都不可能做到,換作世子殿下……

不存在的,不可能的,不用瞎想了。

·

一顆顆碩大渾圓的夜明珠點綴於石壁之上,將封閉的石室映得滿室生光,一枚又一枚亮晶晶的靈石鋪滿地面,帶著一股讓人深深戰栗的撲面而來的壕氣。

若是有人知道這不過是區區一個枷鎖六重修行者的閉關之處,只怕都要忍不住大罵喪心病狂。

神州浩土浩渺無窮,武道修行廣傳於天下,修行之路分為五步:後天(枷鎖十二重)、先天(洞見三境)、入道、天人,以及最神秘的神遊境。

按照武道理論而言,人類天生孱弱,體內有枷鎖十二重,對應十二條主要經脈。若要踏上修行路,首先必須貫通全身經脈,即破開枷鎖十二重。

如此便可吸納天地靈氣入己身,有機會打通天地之橋,沖擊洞見境。

這個過程另有一種說法:登十二重樓,開天門,通天地之橋,後天入先天。

也就是說,在突破十二重枷鎖之前,後天修行者根本無法主動吸納天地靈氣,只能通過修煉內功心法蘊養體內真氣,貫通經脈,這個過程自然需要水磨功夫。即便是大勢力出生,也不過是功法等級高一些,多磕一些丹藥而已。

但晏危樓的修煉方式顯然不同。

隨著他將最後一枚靈石放好,地面上驀然綻放出明亮的陣法光輝。濃郁的靈氣在室內升騰,凝聚濃濃的白霧。

晏危樓坐在一堆靈石中間,也是小聚靈陣的核心之處。濃郁靈氣在陣法運轉之下向他洶湧而來,甚至凝聚成了靈雨。

……無法主動吸收靈氣,就讓靈氣來主動沖擊他。

倘若說他體內的經脈是河床,那麽洶湧而入的靈氣則是滔滔不絕的水龍,在晏危樓神魂指引之下,淌過幹涸的河床,沖開一處又一處大壩,浩浩蕩蕩奔行而過,氣勢勢不可當。

時間似乎變得極為漫長,又極為短暫。

晏危樓聽見體內重重枷鎖破碎的聲音。他的心臟有力地跳動著,血液在血管中奔騰,單薄的身體在靈氣的沖刷洗煉之下漸漸發生變化,隱約可見衣襟下優美而流暢的肌肉線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