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五國會(第3/3頁)

“天子發布招討令了沒有?”汁瀧反問道。

這也是事實——姬家雖然對汁氏的行為憤怒,卻終究賜予他七鼎,承認了汁家的諸侯王之位,想算賬,得去找那一任的天子,總不能將死人翻出來問話,何況天子也有權拒絕給這個交代。

一百多年前的事實在太久遠了,隔了五代甚至六代人,當初各國沒有馬上討伐雍,亦是各自打如意算盤,要趁此分奪王權,錯在誰身上?

諸侯無言以對。

“沒有。”姜恒替諸侯們回答道,“天子賜一鐘、七鼎。汁氏乃是中央承認的諸侯,得位名正言順。”

汁瀧正色道:“那麽姜大人,以及各位國君,諸侯國以此為宣戰理由,便說不通。”

姜恒道:“各位如何看?”

梁王率先承認道:“上將軍重聞率先以‘威脅’之名啟戰,是為不妥。但十五年乃至更久以前,雍與我大梁,因土地之爭頻生戰事,亦是事實。”

姜恒道:“按規矩,各國若有領土紛爭,須得面見天子,請求裁定,天子裁決後,若諸侯拒不從命,當發天子令,天下共討之。梁國面見天子了不曾?”

諸令解一聲冷笑,從一百年前至今,就已是這局面,誰武力強大誰說了算,天子說話,能起什麽用?

“諸令大人,”姜恒道,“什麽?”

“那麽朝廷就得好好反省了,”諸令解冷冷道,“為何天子令出,諸侯不從?怎麽?姜大人,這是事實,我不過說了事實,想殺我就殺,我不怕!”

“各國國君也得反省,”姜恒答道,“是什麽令爾等為了土地、財富無休無止地發起戰事?當真只是為了生存麽?”

“姜大人說得對。”鄭王年幼,卻忍不住開口道,“都道大爭之世,人人難以獨善其身,可這爭端,最先是誰挑起來的呢?無非是人心貪得無厭罷了。”

“噓。”龍於馬上示意小鄭王,讓他不可拆自己人的台。

“連小孩子也懂的道理啊。”姜恒嘆了口氣,答道,“國君身在其位,每一個決斷,都關系諸侯國領地中,千千萬萬百姓的生與死。諸令大人,我原以為仍有一顆赤子之心,現在看來,當真讓人失望至極。”

熊丕冷笑一聲,顯然對姜恒之言不以為然,面帶嘲諷。

羋清卻認真地看姜恒。梁王畢紹嘆了口氣。

“雍國真的會還梁國領土麽?”畢紹說。

“會。”這次汁瀧沒有猶豫,答道,“總要有人先讓步,這是孤王早與姜大人下的決定,無論今日會盟,大夥兒是否達成一致,都不會強占安陽。”

姜恒沉默地看眾人。

“姜大人今日是當真想解決問題的,”春陵想了想,說道,“姜大人的行徑,我等確實佩服。”

春陵難得地表露出了敬佩,看了眼龍於,說道:“姜大人多年前,先是行刺雍王,退去玉璧關外大軍……”

龍於點頭道:“不錯,姜大人的為人,本將軍亦無話可說,我雖曾為敵,維護雍國王都,令其不至於亡國,與聶海聶將軍守護了濟州,雖年紀不大,卻流浪天下,待每一國百姓,只為拯救萬民,待他們如自己家人……”

姜恒卻不想再聽這褒揚的話,他突然覺得累了,便打斷了龍於。

“不錯,”姜恒說,“召集各位前來,我是想解決問題。可是今日見各位自說自話,一如既往,就恐怕許多問題,永遠都得不到答案。”

羋清說:“我們來到此地,亦是為了解決問題,不能再打下去了。”

這是連七歲的趙聰也明白的道理,如今天下已不再像從前,戰亂的摧殘令神州大地暗無天日,百姓難事耕作,良田已成荒地,宅邸已成廢墟,什麽時候是盡頭?

“但是這個問題怎麽解決?”姜恒忍不住說,“至少在與會上,只要人來了,我想大夥兒的目標就是一致的。我們還要不要規矩?是回到一百年前,奉行古老的規矩與王道,休養生息,重新過日子?還是打破所有的規矩,像這一百年裏,用最後的一場大戰來決定天下的歸屬?”

“本次盟會散了之後,只有兩個答案。”姜恒無視了一旁的李靳,朝眾諸侯道,“一是重建中央朝廷,奉天子為尊,推行新的政令,停止所有的戰爭;二是各自回家,召集軍隊,互相殺戮,直到有一方徹底勝出,將眼下的一切統統推翻,再重來為止。”

姜恒攤手,說:“這些年來,我業已竭盡全力,是根據姬天子遺命,授予新王金璽,建立新秩序;還是用戰爭來決勝負,們自己說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