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三朝臣(第2/3頁)

對塞外三族他是這個態度,如今對關內四國,他也是如此態度,他要讓雍國新的地界中,成為五國之士施展才華的土地,讓他們逐漸融合在一起,最終無分彼此。

“須得慎重,”管魏只說了這麽一句,“不可操之過急。”

姜恒點了點頭,太子瀧喝了點茶,說道:“既然暫定如此,新的聯會議程,周遊在制定完全後,便提交朝廷予以核議。”

眾人紛紛點頭,各自起身相辭。汁琮死後,令群臣心力交瘁的國難,終於就此告一段落。

耿曙在殿外等待姜恒,太子瀧則與曾嶸一同離開,他需要重新聽取首席謀臣的報告。姜恒走出殿外,秋日的連場暴雨結束,天空碧藍如洗,難得地令他心情舒暢。

管魏拄著手杖出來,姜恒馬上行禮,說道:“管相。”

“今天朝會上,我突然有一個念頭。”管魏說。

姜恒:“什麽念頭?”

管魏持杖,緩慢走過姜恒身畔,慢條斯理地說:“究竟是雍吞並了四國,還是四國吞並了雍?”

姜恒忽然笑了起來,說:“是,我也覺得,似乎有一點荒唐、一點瘋狂、一點惆悵。”

“看似雍國即將成為這場棋局的最大贏家。”管魏悠悠道,“但誰能說,不是關內四國,將雍從玉璧關外拖了出來,慢慢地吃掉了它呢?”

“百川入海,殊途同歸。”姜恒緩緩道,“誰吞並了誰,又有什麽關系呢?”

“是啊,”管魏說,“天道,這就是天道,你的一言一行,無不依循著上天之道。海閣的輝煌,當真深不可測。”

“您過譽了。”姜恒認真道,“天道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之所以叫‘天道’,正是人無法去左右的,有沒有我,甚至有沒有鬼先生與海閣,這仍然是最後的結果。”

管魏點了點頭。

“聯議章程,我就不插手了,”管魏又朝姜恒說,“你覺得合適,就放手去做罷。”

姜恒敏銳地聽出了稱呼的改變,從前管魏都喚他為“姜大人”,如今用了“你”字,其中又隱有意味深長之意。

姜恒說:“我將盡力,管相。”

管魏說:“我相信你最初來到落雁時,並未抱有私心,哪怕有,也只因你的哥哥。”

姜恒一笑而過,管魏說:“這些年裏,你為雍國做了許多,今日我有一個念頭,也許距離你爹尚在時的願望,已只差一步之遙了。”

姜恒聽到這話時,馬上就知道,管魏一定已經猜出他的身份了。

但姜恒沒有逼迫這名三朝老臣站隊,他已經很累了,一生為雍國鞠躬盡瘁,臨到告老時,若仍躲不過,被卷入這場風波,對他太不公平。

“今日朝中,雖以太子殿下為尊,”管魏又道,“來日中原大地,卻依舊是你的戰場。殿下如今對你言聽計從,一旦出現無人反對你的局面,才是最危險的,須得時刻保持清醒,姜恒。”

姜恒心中一凜,知道管魏是冒著開罪他的風險在提醒,絕不可變成另一個汁琮。

“我會的,落雁那邊,就麻煩管相了。”姜恒朝管魏行禮。

“有緣再會,姜大人。”管魏微微一笑,朝姜恒回禮,緩慢走下高台,即日離開安陽。

耿曙呢?

姜恒送走管魏,方才耿曙還在不遠處,一轉身已不知道去了哪兒。

王宮一側,山路上傳來談笑聲,姜恒擡頭望去,只見數人聚在山腰的小瀑布前,其中有一人,似乎是耿曙。

自打從濟州回來後,耿曙不再像從前一般寸步不離地跟著姜恒了,也許因為汁琮已死,再無人有能力布下無數陷阱追殺姜恒,外加血月的殺手只剩最後一名,他已不似從前般擔心姜恒的安危。

也許,他在濟水上說過那番話後,便刻意地與姜恒保持了距離。這些日子裏,姜恒回到安陽忙得不可開交,耿曙便在一旁沉默地看著,白天與他各坐一案後,夜裏等他睡去,自己再在屏風外打個地鋪入睡。

大多數時候姜恒身邊跟著的人換成了界圭,界圭就像一個忠實的影子,鮮少開口說話,甚至大部分時候消失在影子裏,但姜恒只要轉頭,界圭便會出現,並知道他在找他。

“你去休息幾天罷。”姜恒朝界圭說。

“我現在就在休息。”界圭說,“怎麽?又嫌棄我了?”

姜恒好笑道:“沒有。”

姜恒最近能與界圭聊幾句天的時間很少,界圭每次一抓住機會,便總不放過,想方設法地逗姜恒玩。

“最近你哥似乎有點小脾氣啊,”界圭漫不經心道,“有苦不能言,總是憋著,對身體不好。”

姜恒淡淡道:“有苦不能言的是我才對吧?”

界圭痞兮兮地一笑,姜恒知道界圭一定看出來了,他雖不一定知道他倆有什麽心結,但耿曙的話越來越少,界圭不可能沒有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