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渡兵船(第2/3頁)

姜恒打了個呵欠,坐起,他與耿曙在廳內時懶得正裝,便都穿裏衣,姜恒一身白,耿曙則一身黑衣黑襪,白天出去巡軍半日,午後便回來陪姜恒。

“膠州。”姜恒想了想,看了眼墻上的地圖。

膠州乃是鄭國的邊陲之地,東臨大海,北接崇山峻嶺,在那裏設立打鐵場亦是尋常。

“生鐵麽?”姜恒問。

耿曙說:“沒聽清楚,讓宋鄒回來再問?”

姜恒搖搖頭,耿曙放下手頭案卷,說:“泡澡去罷。”

城主府後有一溫池,耿曙連日練兵,不免肌肉酸痛,正好泡池放松一下。

距離他們來到嵩縣,已經兩個月有余,再過二十日,耿曙便將出戰,帶著兩萬雍軍離開嵩縣,進入梁地,以掠奪代替補給,一路直入潯東。

姜恒實在不能接受這種作戰方式,但汁琮決定的事,素來說一不二。

“這幾日就別去操練了。”姜恒說。

“幫我捏捏肩膀。”耿曙說,“沒事,不影響行軍打仗。”

耿曙的肩背很硬,姜恒幫他捏了幾下,見耿曙推著一片樹葉,從水上推了過去,泛起漣漪,忽然停下動作。

耿曙:“?”

姜恒怔怔看著那樹葉,耿曙便湊過去,在他側臉上親吻了下。

“怎麽了?”耿曙問。

姜恒瞬間如夢初醒,“嘩啦”一聲出水,耿曙道:“等等!怎麽了?”

姜恒裹上浴袍,赤腳就朝廳內跑,耿曙匆忙穿了浴袍,說道:“別跑!好好說話!”

姜恒說:“水運!”

耿曙把姜恒打橫抱了起來,快步進廳內。姜恒喊道:“傳宋鄒!快!把

商會大統領也叫過來!”

不到一炷香時分,廳內來了四個人,宋鄒、嵩縣商會大統領趙逡、以及雍軍的兩名萬夫長。

“別著急。”耿曙只著一身浴袍,側身坐在榻上案前,姜恒仍披散半濕頭發,憂心忡忡地看著地圖。

宋鄒說:“可是玉璧關來了消息?”

“不。”姜恒走到地圖前,翻出朱筆,沿著膠州港標記,說,“膠州已探明的海道,最遠能抵達何處?”

商會大統領道:“膠州向來是鄭國的軍事重鎮,消息出不來,斥候也很難進去,海船多與南越交互,出港之後,往往就不知去了何處。但目前可知,鄭國確實要開戰了,因為他們……”

姜恒接了話頭,說:“因為他們往膠州運送了大量的鐵。”

“不錯,”宋鄒說,“這是今日傳回來的消息。”

姜恒說:“也即是說,被打聽到,已經是半個月前的事了。”

大統領趙逡點頭:“實際上他們運送鐵,時間只會更早,根據我們的推測,這個時間應當在入夏前。興許這已是最後一批了。”

“從膠州港出發,”姜恒說,“根據秋冬風向,最遠能到何處?”

耿曙沒想到,一輩子沒見過海的姜恒,竟是對海運十分了解。

“這要找名走過船路的人來問問。”宋鄒答道,“我記得曾有吳越之地的船商,只不知他在不在嵩地,姜大人覺得呢?”

“給所有的斥候送信,”姜恒說,“到這幾個地點去找,看有沒有補給站。”

說著,姜恒一路從膠州沿著海岸線往北邊標記,直到雍國境內的一處海岸,雍國地廣人稀,大片土地荒無人煙,又有東蘭山天險作為屏障,擋住了那段海岸線。

與此同時,姜恒生出了另一個念頭。

“孫英也許就是坐船過來的,”姜恒朝耿曙說,“只不知道,他們去了多少人。”

耿曙的臉色亦變得嚴肅起來,說道:“我這就送信回去。”

“送給東宮。”姜恒說。

如果姜恒的猜測無誤,太子靈正在堅持不懈地往雍國東北方運兵……雍地的海岸線多年來始終守備空虛,只希望現在一切還來得及。

“近期不要按計劃發兵。”姜恒朝耿曙說。

耿曙想了想,說:“太冒險了。”

“一旦太子靈繞過玉璧關前的防守,”姜恒說,“把兵馬運送到雍國後方,你手裏這支兵員,就是最後的希望了,不發兵,只會延誤戰機,若在越地被拖住,最後一支救援國內的軍隊也沒了。”

耿曙沉吟不語,最後他決定,在這件事上聽姜恒的。

“可是如果不發兵牽制玉璧關,雍國想進軍,就……”

“那就讓他去死好了,”姜恒道,“先前誰還答應我一劍捅了他的?”

“知道了。”耿曙馬上識趣地說,他當然知道姜恒是在說反話,這些日子以來姜恒是最焦慮的那個,直到過了發兵時限,他仍讓耿曙強行按兵不動。

耿曙放出去的海東青,帶回來的消息則是汁琮的三個字:知道了。

“什麽叫‘知道了’?”姜恒難以置信道,“他不派人去查麽?”

“他說知道了就是知道了,”耿曙說,“我有什麽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