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雍國律(第2/3頁)

“聰明的去讀書,”耿曙說,“百無一用的,留著當農人。”

“這倒是個好辦法,缺什麽就養什麽。”姜恒兀自好笑,“我看不是雍國要學中原人,倒是須得號召全天下,都來學雍國了。”

耿曙覺得姜恒話中有譏刺之意,一時卻無從分辨。

“你在陰陽怪氣嗎?”耿曙問。

“沒有。”姜恒好笑道,“再多嘴問一句,一對夫妻要生幾個,大雍有條約麽?”

耿曙說:“目前沒有,但聽他們說,今年秋會頒布新法,也許多生有賞,或少生有罰,尚未決定……別說這個了,回宮罷。”

“我沒有‘議政’,”姜恒說,“問問也不行了?”

耿曙說:“行行行,回去與你慢慢解釋。”

姜恒本來還想看看別的地方,譬如雍國的工寮、軍營與學堂,但落雁城中早就知道耿曙回來了,已派人過來迎,姜恒不便堅持,於是跟隨耿曙,回了皇宮。

“回來了?”汁琮站在正殿外,瞥向兩人。

耿曙朝汁琮行禮,姜恒要跪,汁琮便笑道:“不必跪了,你是大晉太史,我是北地封王,朝廷官員見諸侯,拱個手就是,你若跪我,置天子於何地?”

“死人不會介意。”姜恒一笑道。

汁琮:“死人不僅介意,還會發怒,靈山一敗再敗,這輩子我也忘不了。見王族,你行晉禮就是。”

“爹。”耿曙道。

汁琮說:“帶恒兒去見見他們罷,等你大半天了,還在城內四處瞎逛。”

說著,汁琮意味深長一瞥姜恒,姜恒知道自己在城內行蹤,自然早就有人報予汁琮,大家都是聰明人,心知肚明。

耿曙帶著姜恒,腳下不停,走進後宮。

耿曙說:“太後是夫人的姑母,住在桃花殿內,咱們先去見她;汁瀧在東宮鴻書殿,武英公主還在玉璧關下前線……”

“不在玉璧關,”一個女聲道,“早就回來了!等你開午飯呢!到了不回家,在城裏頭瞎逛什麽?”

姜恒與耿曙剛轉過宮內回廊,便險些撞上一臉怒氣的武英公主,姜恒一見她便笑了起來,那年在王都洛陽,匆匆一面,這名女英將給他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汁綾身穿男裝,上下打量姜恒,原本帶著怒氣,看見姜恒時,便收斂了神色。

“公主殿下。”姜恒規規矩矩,朝汁綾行禮。

“免禮。”汁綾的臉色緩和少許,卻依舊繃著臉,“早先以為你下落不明,害我在靈山找了好幾個月。和當年不一樣了,長高了不少。”

姜恒笑道:“承蒙您費心了。”

“不客氣,”汁綾淡淡道,“應該的,都進來罷。”說著轉身進殿裏去。

“姑姑。”耿曙忽道。

他察覺到了,汁綾公主見姜恒時,與當年自己前來,態度簡直判若兩人。昔時耿曙抵達雍宮那天,大夥兒哭的哭,笑的笑,懷念的懷念,每個人都拉著他的手,噓寒問暖。

但姜恒來到此處,可見汁綾眼裏帶著不易察覺的敵意,究竟是怎麽回事?

耿曙隱隱覺得,也許是因為先前姜恒刺向汁琮的那一劍,他想解釋幾句,姜恒卻笑著拉了拉耿曙的衣袖,擺擺手,示意沒事的。

“你就是姜恒?”姜太後端坐深宮中,帶著威嚴與氣勢,今天卻不知為什麽,界圭隨侍在側,沒有陪伴太子瀧,而是來到了桃花殿中。

“是。”姜恒規規矩矩上前,朝姜太後跪拜。

“不用跪了。”姜太後說。

“要的。”姜恒說,“姑祖母安好。”

姜恒的母親是姜太後的侄女,不算汁家與耿家世交,這名姑祖母,總歸是長輩。

姜太後安靜看著姜恒,眼裏忽然閃過一分震驚之意,只是一刹那便斂去,她沉默了很久,末了,輕輕嘆了口氣。

“就是你,刺了陛下一劍,”姜太後道,“膽子不小。”

耿曙馬上道:“祖母,那都是誤會。”

汁綾蹙眉,朝耿曙搖頭,讓他別開口。

姜太後輕蔑地冷哼一聲,任憑姜恒跪著。

“擡起頭來。”姜太後吩咐道。

姜恒擡起頭,與姜太後對視,她已六旬有余,卻依舊保養得很好,嘴角兩道法令紋充滿威嚴,薄薄的唇,纖細的眉毛,有著姜昭那熟悉的威嚴。

“你娘是昭兒,”姜太後說,“你爹是耿淵。”

“是。”姜恒忽然眼眶濕潤,透過姜太後,仿佛看見了早已離開自己的母親。

“她還活著麽?”姜太後說。

“我不知道。”姜恒答道,“問過公孫先生,興許她已走了。”

“死腦筋的孩子。”姜太後又幽幽嘆了口氣,終於道,“走上來,讓我看看你。”

姜恒於是起身,慢慢地走上前去,姜太後沒有伸手,就那麽端坐看著。姜恒到得她面前,又單膝跪地,擡起頭看著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