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不速客(第2/3頁)

疾馳八十裏路後,回到西川城外,天已大亮,三人駐馬城外鐘山腳下,一處隱蔽的山坡上,城門口果然開始嚴格排查,三人還穿著離宮的侍衛服。

耿曙朝姜恒問:“現在要怎麽辦?”

李謐也看出來了,問:“你們誰說了算?你倆是主仆?”

“閉嘴。”耿曙冷淡地隨口答道。

從進入離宮後,耿曙就沒有與李謐正式說過話,李謐尚不知這家夥就是他的未來妹夫。

姜恒還不死心,盤算偷三個腰牌,喬莊易容,冒充禦林軍混進去的可能性,或者放風羽偵查一番,再讓耿曙爬城墻進去,通知羅望出來接應。

耿曙卻道:“不要冒險。一旦被抓起來,只會更麻煩。”

姜恒說:“那就只能回嵩縣了。”

忽然間,耿曙把手按在了烈光劍上,緩緩抽劍,轉過身。

姜恒隨之轉頭,伸出一手,攔在李謐身前,兩人退到了耿曙身後。

山坡後面的灌木叢裏,出現了一個身影。

姜恒又看見他了,這人給他的印象實在太深,他扭曲的五官、臉上的疤痕,哪怕五年前在洛陽匆匆一瞥,從未得忘。

“小太史的妙計出了差池,”那身材高瘦的刺客說,“這可怎麽辦呢?”

來人正是界圭,界圭手指頂著一蓬氈帽,現出詭異的、令人心底發寒的笑容:“周遊周大人正在城內驛館等候殿下,如果您不介意,就由我來帶各位進城?”

李謐聞言一震,看看姜恒,又看耿曙。

界圭出現時,耿曙仿佛恢復了另一重身份,冷淡地說:“不必了,讓他自個兒在城裏待著罷。”

界圭笑道:“那可不好,周大人著我帶了信來。殿下還是體恤我們跑腿辦事的罷。”

“哥。”姜恒忽然說。

聽到這聲“哥”時,界圭的臉上非但沒有任何驚訝,反而露出了“果然如此”的表情。

耿曙看了姜恒一眼,揚眉示意“你真的願意?”,姜恒點了點頭,說:“跟他走。”

界圭做了個“請”的動作,三人便跟在他的身後。

“我說呢,”姜恒率先跟在界圭身後,懶懶道,“原來你們也來了,王家的刺客,都這麽閑麽?就不用保護王族?”

界圭說:“我也不想跑上這麽一趟,奈何我們大雍王室兄友弟恭,太子殿下實在著急他哥,便著我親自過來了。”

界圭將三人帶到城外護城河一段幹涸的河道,這段河道正好就在鐘山下,有一排水口,沿著排水口進去,滿是腐朽氣味。李謐看了眼耿曙,耿曙隱藏在黑暗之中,不現面容。

界圭與耿曙,誰都沒有提那天雪夜通緝之事,彼此心下了然。

“周遊是誰?”姜恒說。

從界圭出現時,耿曙就保持著警惕的神色,走在界圭身後,卻始終一手按劍。

“東宮門客,”耿曙朝姜恒道,“負責與管魏溝通,操持與代國聯絡事宜。”

五國之間,國與國的關系由左相管魏負責,這些年裏,內政外交逐漸移交給東宮,以提前預備權力過渡。

但這次的事明顯超出了太子瀧的能力範圍,左相必須協助東宮,設法影響代國的局勢。

“你算是東宮的人,對不對?”姜恒朝耿曙問。

耿曙沒有回答,界圭卻道:“小太史,你非常聰明。”

耿曙低聲道:“恒兒,聽我解釋。”

耿曙想說點什麽,可他能怎麽解釋呢?事實就是如此,在雍國的四年裏,他成為了朝堂炙手可熱的年輕將領,而培養他的目的,則是為了以後太子瀧繼承王權進行鋪路。汁琮從死去兄長汁瑯手中接過王位時,深受派系內鬥之苦,於是他必須確保未來朝廷的權力,能順利集中在唯一的兒子手中。

姜恒說:“不用解釋,我都知道。”

耿曙聽這語氣,不像姜恒在責備自己,便點了點頭。

李謐在黑暗裏忽然道:“你們是雍國人?”

界圭說:“不錯,太子謐也很聰明。”

李謐又道:“我沒有聽錯罷?在玉璧關下刺殺汁琮的,是雍國人?”

姜恒正要回答“我不是雍人”時,界圭卻搶先回答道:“那只是一個誤會。”

“誤會可把不少人害慘了,”李謐說,“你們最好認真解釋清楚這個誤會。”

李謐說得不錯,原本代國將與雍國結盟聯姻,正因這場刺殺,代王才決定轉而發兵,種種一發不可收拾的亂象,俱從姜恒捅出那一劍開始。

“會有機會的。”界圭道,“雍人特地過來救您,還夠不上賠罪麽?”

李謐冷笑一聲,界圭推開通道盡頭的一扇木門,說道:“到了,還請太子殿下移步驛館一談。”

四人出現在一戶民宅的後院中,門外停著一輛馬車,界圭戴上氈帽,擋住了頭臉,親自駕車。耿曙、姜恒與李謐三人擠在車上,被帶進了雍國驛館的後院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