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海東青(第2/3頁)

這次南征,汁琮顯然有意讓太子瀧自行歷練,所有政令、行軍,大多出自太子之手。太子瀧在一年前,也即年滿十八歲前正式開府,麾下召集幕僚近百人,協助處理政務。

而對太子瀧而言,眼下最得力的,無非兩個人,封地為山陰的曾氏嫡長子曾嶸,與王兄耿曙。

自然,扔下太子府上百幕僚不管,徑自去東北方犒軍的這個舉動,確實引起了府內的軒然大波,一眾幕僚當真無言以對,曾嶸氣得不輕,鬧著要辭官了。

“那是我的國民,”太子瀧說,“我當然要去見見。我去哄曾嶸罷,我的錯。”

“你見了幾個國民?”汁琮慢條斯理道,“都叫什麽名字?林胡族長什麽模樣?有多少人?他們吃什麽?喝什麽?養多少牛羊?占多大的地方?”

太子瀧登時被堵住。汁琮不悅道:“你不過是在雍都待得氣悶,想去找你哥玩罷了。”

耿曙一瞥太子瀧,那眼神,意思是你活該。

“你也要預備開府了。”汁琮話鋒一轉,朝耿曙說,“你是王子,又是上將軍,總不能成日在東宮裏當差,那是門客的地方,總是在裏頭混,像什麽樣子?”

耿曙沒有回答。姜太後說:“再過幾年,你們都是加冠的年紀了,該有的規矩,一定要按規矩來,朝堂有朝堂的規矩,宗室也有宗室的規矩,是不是?”

耿曙對姜太後很恭敬,太後開口,耿曙便停箸不食,答道:“是,王祖母。”

“開府就得有王妃了,嫂子什麽時候能過門?”太子瀧朝耿曙問,“哥娶了李宏的女兒,不會挨揍吧?”

耿曙當即有點惱火,以眼神制止了太子瀧,不要繼續討論下去。

姜太後說:“那女孩溫柔,不會的。”

汁琮見狀,頓時哈哈大笑,打趣道:“昔時我與你大伯,談及親事,也是這麽個模樣。雖是李宏的女兒,卻是姬家人,姬家人脾氣都怪得很,須得小心伺候了。”

李宏也即代國國君,這位國君,在三個月前便朝雍提出了親事,想將公主嫁到雍宮中。這名公主雖名義上是代武王的女兒,實際卻是過繼,生父為曾經王族姬氏的後人。

她的名字喚作姬霜。

代武王性格剛猛,養女卻溫柔恬靜,半點沒有被影響,聽說小時候,讀書識字,還是丞相公子勝,即死在耿淵劍下的那倒黴鬼所親自教導,三歲便能通讀天下書篇,四歲便能作文章,五歲……五歲沒到,公子勝就死了。

代國聯姻的意圖很明顯,自然是想與雍結盟,關外雍國與關內四國任一國結盟,稱作合縱。四國聯議抗雍,則是連橫。起初代武王對姬霜所嫁之人,目標尚是雍國唯一的繼承人,太子瀧。

但汁琮對親兒子的婚事另有盤算,不願就此與代國結為姻親。

親兒子不能娶姬家公主,幹兒子卻可以。於是汁琮與姜太後、汁綾商量許久,決定讓耿曙與姬霜成親,雖然上一代人有上一代人的恩怨,但看李宏的意圖,過去的就讓它過去罷,兩國之間,終究以百姓福祉為重。

現在就只等代國那邊的答復了。

“你小姑已往玉璧關去,打理南下出關前的事宜。”汁琮又道,“明日我將召集朝臣,兄弟倆今夜重新將你們的計策仔細對一對,若無意外,著監天擇好日子,秋收後便率軍出征。”

“是。”耿曙與太子瀧一齊答道。

是夜,宮中太子府上堆滿了文書,一眾幕僚吵吵嚷嚷,太子瀧跑出去近六天,終於被抓回來處理政務。

太子瀧當真苦不堪言,耿曙則認真核對所有的糧草、兵力布置,包括進了中原後,在何處紮營、何處補給等問題。雍國最大的倚仗,如今就是玉璧關,這道橫亙大地兩千年的關隘,成為了所有糧草中轉與集散的戰略要地。

只要利用得宜,假以時日,以玉璧關為出發點,逐一攻破中原四國不成問題。

夜漸深,幕僚們漸漸散了,書房內唯余耿曙與太子瀧二人。

太子瀧打了個呵欠,被耿曙看在眼中。

“累了就睡。”耿曙沉聲道。

太子瀧強打精神,搖搖頭,說:“大夥兒都說,這是百年來,神州最重要的一年,南征過後,史書上,也將為咱們記上一筆。”

耿曙聞言心想,就像十三年前,安陽血流成河的聯議一般,那一天也成為了歷史。

太子瀧有點疲憊地笑了笑:“可是我怎麽覺得,置身其中,半點也不期盼呢?到得這時,我甚至不知,是為了誰、為的什麽。太快了,這些都來得太快了,我……還沒有準備好。”

耿曙用炭筆在軍報上作了記號,起身,拿來酒壇,為太子瀧與自己各斟一碗。

太子瀧:“今天怎麽想喝酒了?平日總不讓我喝。”

耿曙答道:“突然想喝,你長大了,想喝什麽就喝罷,別總是這麽聽話,委屈自己,看了讓人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