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搞事的心

巫鼎難以置信, 事情怎麽會變成這樣。

他明明千叮萬囑,不要進行宣揚啊。

怎麽就,怎麽就……

還有, 這個名字誰起的!!!

“這位小郎君, 你怎麽站在門口?”

一個手裏捧著香燭的大嬸熱情的詢問巫鼎發呆的原因。

並且更加熱情的推銷手中的香燭。

“沒什麽, 只是感嘆, 這裏的廟宇格外不凡。”

巫鼎包下了大嬸手裏的所有香燭。

換來了大嬸眉開眼笑的熱情介紹。

他們這裏的神君廟可比某某地和某某地好太多了, 那都是全國排的上號的。

規格上也許略遜一些地方的。

可論靈驗,哪怕是京城的神君廟,都不一定比得上他們這裏。

為什麽?

那是因為我們這裏是第一座神君廟。

巫鼎的套話技能自然是滿級的。

他只需要面露驚訝的表示“難道這裏就是……”

大嬸就驕傲的把後續全部說完了。

還吸引了兩位求功名的讀書人進行補充。

巫鼎當年要求保密這件事, 一開始是說得很嚴重。

大家也都盡力的憋著。

可明晃晃的帝台放在那裏。

眾多神奇的種子放在那裏。

百姓也不傻啊。

大家只是不知道神君的名諱容貌而已。

然後巫鼎低估了一件事。

低估了自己在大家的腦補中的形象。

最初確定大宋都照做後, 就放松警惕了。

以至於完全沒有發現,他在建造帝台的這段日子裏, 被不停套話了。

巫鼎在整個大宋眼裏是什麽形象?

他為了蒼生,為了百姓,自絕仙路, 獻祭生命。

哪怕是帝台的建設, 也可以看出, 那是用來鎮壓某種東西的存在。

他最初的拒絕,就被認為是不想給百姓增加負擔,只是不想爭奪曾經同僚的供奉。

他已經仙途無望,何必徒增牽掛。

淡泊名利, 無欲無求。

為了不讓大家反對,更是說出了不接受供奉對他有好處這種違背修行界主流的觀點的謊言。

君不見隔壁大遼的那些邪神,那都是靠信仰活著的。

最初就懷疑再加上腦補。

於是在巫鼎的放松之後,各種套話和試探開始了。

他完全沒有發現,自己的態度對於“泄密”並沒有那麽的在乎。

有人不小心泄密(那麽多建帝台的人呢), 他更是沒放在心上。

更沒有發現,因為建造帝台知情者越來越多的時候。

他的注意力沒有分給這件事半點。

而是全部核心都在帝台建造上。

很好,這還有什麽疑問嗎?

那是實錘啊!

越是這樣,整個大宋就越是心疼他。

官家想公開,卻礙於巫鼎曾經親口說的話,無法行動。

民間的民意更是成仙了沸騰的姿態。

如果這時候有誰說胡說一句,之所以大家不能感謝巫鼎。

是因為玉帝天規之類的。

估計現世所有的玉帝的祭祀都得遭受滅頂之災了。

跨出的第一步,兩位宰相,王曾和李迪。

這兩位沒有給廣大中小學生增加什麽課業負擔,所以名聲並不響。

可卻是實打實的北宋名臣,兩人都有兩次拜相的經歷,謚號一個是“文正”一個是“文定”。

那是皇帝以及當時社會對他們一生功績的肯定。

在白蛇傳的世界裏,他們的人生履歷有所不同。

不過依舊依然封侯拜相,成為一代名臣。

你若是問本朝百姓,兩位大人對於朝廷做了什麽貢獻,有什麽政績?

嗯,不好意思,不知道。

但是他們卻知道,兩位大人在靖佑元年,毫無預兆的突然間同時攜手辭官。

並且拒絕官家挽留,告老得相當幹脆。(心疼仁宗)

以告老為由的兩位老人來到這個城市。

耗盡家財建了這座與眾不同的寺廟。

當時整個寺廟沒有一個字。

神像也是當時大眾流行“寫意流”。

沒有一個僧眾。

寺中沒有花草,種得都是巫鼎帶來的農作物。

不是兩位前宰相敷衍,而是……當時只能這樣。

他們先斬後奏把廟建起來,卻沒資格給巫鼎的廟宇命名題字。

更沒資格給巫鼎定尊號。

他們只能用身體力行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內心的看法。

就這什麽都沒有的寺廟,什麽都沒宣傳的廟宇。

卻在百姓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交流中被讀懂了。

全國帝台就那麽一個。

九成九的百姓想去祭拜,以古代的交通情況,根本不可能。

哪怕如今主幹道都是水泥路也是不可能的。

大家不知道巫鼎的名諱尊號,連長生排位都沒辦法立。

早就盼著官方能給他們指條明路呢。

兩位老人以自己的仕途,以自己的名譽,以自己的家財。

走出了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