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第2/2頁)

她勾住文寧的臉側,沒正形地問:“文老板,你幹嘛老是這麽正經?”

夜晚苦短,微風拂過樹梢,沙沙輕響。

話說開了,相處隨之改變,兩人的距離正在逐漸拉近。

遵從公司的安排,青禾跟樂隊去了趟B市,先參加了一個小比賽熱身,之後再回南城加強訓練,寫歌,練習,為比賽做準備。

九月初,在音樂經紀人的帶領下,樂隊準備充足出國參加比賽,一去就是半個月。

團隊和公司就是靠山,與以往的單打獨鬥不同,這回有飛行文化在背後撐腰,出國後的所有流程都非常順暢,除了比賽,別的事全然不用樂隊的三個人操心,不管是報名還是其它工作,公司都幫忙處理妥當了。

這不是青禾第一次參加大型比賽,她不怯場,有了公司以後更是遊刃有余,該怎麽樣就怎麽樣。

至於葉希林,這位就是靠打比賽混出頭的選手,比賽就是她的專場,出國只是換個場子發揮,不足為懼。隊裏只有齊二缺乏經驗,他沒參加過這麽大陣勢的比賽,連出國都少有,以前只是在國內打轉,這次一出來就懵了,緊張到不行,生怕發揮失常。

與國內的小圈子不同,參加的比賽的樂隊不乏大廠牌出身,背景遠比慢速火車要強。

所謂廠牌,其實就是指音樂專輯出版公司,而這些公司往往有自己的音樂風格,比如華納音樂集團,環球音樂集團,索尼音樂娛樂,這些就是大廠牌。

而除此之外的就是獨立廠牌了,國內的音樂公司基本都是獨立廠牌,包括霓虹。像飛行文化這種剛成立的唱片公司,某種程度上也能稱作獨立廠牌,但就圈內而言,它毫無名氣,目前還沒有自己的風格,還沒被承認。

出國後的慢速火車就是一滴不起眼的水,很快就融入到汪洋大海中。國外搖滾比國內要成熟寬泛許多,到底是別人地盤上土生土長的文化,打從根底裏就有很大的差別,她們出去玩搖滾,就好比外國人到中國唱戲曲,能到哪個份兒上很難說。

比賽是分組制,慢速火車玩的樂隊最拿手的EMO風格,結果還行,比想象中要好,第二。

本來是可以沖第一的,可齊二太緊張,中間有一段差點沒跟上,最後還是靠葉希林的鼓帶動。第一名是本土選手,名至實歸,別人確實強。

飛行文化那邊沒想著讓慢速火車去爭第一,原計劃是最好進前三,不行還可以參加別的比賽,就當是過來歷練。公司給樂隊劃的線不高,考慮到三人組才成立不久,還沒怎麽磨合過,而且齊二作為吉他手,技術比之另外兩名成員還差一截,進前三就是最理想的結果了。

能在大型比賽上拿第二,還是足以吹一波的,至少可以堵住某些懂王的嘴。

當晚,慢速火車還沒回國,飛行文化就在官方賬號上炫了一波,慶賀拿獎,並借機宣傳樂隊。

這次比上回要低調,沒那麽多大咖明星下場,大多都是相關的音樂人對此表示祝賀。H&F雜志社轉載了這條微博,何玉瑩只留了一條評論。齊瑞安還是挺有分寸,知道不能太過火,不然招人記恨。

青禾對這些不是特別上心,比賽結束就惦記著回國,直接甩下齊二他們,先一步坐飛機回南城。

飛機並不是直飛,中途到轉了一次機,輾轉到南城已經比較晚了。楊叔沒來機場,是文寧過來接人。

青禾嘴硬,一上車就挽尊,特地言明:“不是提前回來找你的。”

文寧幫著提行李,給她理理頭發,柔聲問:“累不累?”

她先上車坐到副駕駛的位置,等到文寧放好行李箱上來,才說:“還好,飛機上睡了很久。”

車後座上有花,還有禮物,前面放著吃的和飲料,可以暫時填肚子,都是早就準備好的。

某人挺貼心,嘴上不說好聽的話,可行動上細致入微。

青禾小心思不少,一路上都在到處瞄,這些細節全都注意到了。她故作穩重,揣著兜裏的小禮物不拿出來,直至回家了,吃完飯上樓洗完澡,她才把東西往文寧手指上套。

一個銀色的指環,鑲有碎鉆,像是求婚戒指。

給文寧戴上了,她握住對方的手不讓看,把人壓在玻璃門上,吻著文寧濕熱的唇,一會兒,莞爾著說:“比賽結果還行,送你個紀念品,別弄丟了。”

文寧感受得到那是什麽,摸了摸東西。

“好。”

“不是求婚戒指。”青禾著重強調。

文寧應和她,輕輕說:“嗯,知道。”

接下來任她造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