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晚上八點半,關於碎屍案的體檢報告出來了。

在小區裏面發現的碎屍,經過對身體組織的分析證實和腦袋是同一個人。

死了兒子,又丟了女兒,孩子的父母顯得痛不欲生。

不斷丟失的、生死未蔔的女童,突然被害、慘遭碎屍的男童,這兩起案子究竟有沒有關系?之前的綁匪從來沒有出現過失手,為什麽這次偏偏鬧出這麽大的動靜?是巧合還是一種故意?

“現在我們重新整理一下我們手頭的資料。”紀蔚南在大會議室的桌面上鋪開了一張海港市的地圖。“既然我們前面所有的案情分析都陷入死局,那麽我們現在從零開始。我們先不考慮為什麽這些女童會失蹤,也不考慮兇徒的作案動機。我們先來分析一下什麽人可能遇到這些孩子,並且將她們帶走。”

任翊飛抱著一疊厚厚的資料分別發給其他人。

“現在每個人手上各有一個孩子的資料。她們出事前去過哪裏,有可能遇見什麽人。從我哥開始,告訴我她們的生活軌跡。”

“第一個失蹤者,八歲,在一所叫世紀星的小學就讀。家庭住址在……。她的生活路線很簡單,學校和家,而且都有父母接送。她的失蹤地點是在遊樂場門口。”

紀蔚南在第一個失蹤者的家、學校和遊樂場之間花了幾條線。

“第二個失蹤者,九歲,在第一附屬小學就讀。家庭住址在……。她跟第一個失蹤者的情況一樣,有父母接送。失蹤地點是學校門口。”任宸羽說道:“不過,當天負責接她的父親因為臨時有一個手術要做,所以去接的很晚。結果去的時候就發現自己的孩子沒了。”

紀蔚南同樣在學校和家之間畫了一條線。

“第三個失蹤者,十三歲,在市第七中學。因為是初中生,加上家裏面距離學校比較近,所以是騎車往返。她的失蹤時間和地點是周六晚上本應該在補習班補習的兩個半小時之內。補習班的地址在……”

以此類推,不消多時,桌子上的地圖已經被紅色的標記筆畫滿了線條。

如此一來,之前不甚清晰的脈絡頓時變的清晰起來。

任翊飛看著地圖,倒吸了一口冷氣:“這是……”

紀蔚南點點頭:“沒錯。這些孩子看似生活中沒有交集,但是在他們的生活軌跡中卻出現了部分的重疊。”說著在地圖的某一點上用紅筆畫了一個大大的圓圈:“就是這塊。”

用紅筆圈出來的地方是海港市最為繁華的地段,它附近有不少的大型商場、大型主題公園、海洋館、“小巴黎城”、中古時期遺留下的教堂等等景觀,又是在市中心,所以人來人往川流不息。

“聰明啊小南!”任宸羽不吝贊賞道:“這都被你想到!”

“不是我想到的。”紀蔚南拍著一旁紀風飏的肩,抿嘴微微笑道:“全靠這個直覺超強的家夥。”

因為見識過紀風飏在黎睿的案子上的表現,所以任宸羽並不是那麽的驚訝。

反倒是任翊飛露出狐疑的表情:“你?”

尾音上揚,表明了不相信。

紀風飏揉了揉亂糟糟的頭發,傻笑。

“沒有啦!就……昨天和小南去掃墓的時候,看著墓林裏面的排列,突然想到初中的時候我幾何不及格,小南說過的那套理論!什麽兩條同一時空的線只有可能平行或者相交。然後我就在想……生活中完全沒有交集的九個孩子遇到同一個遭遇,有沒有可能就跟街上來來往往的人群一樣,表面上看來是擦肩而過互不相識,但是其實在擦肩而過的瞬間就已經相交了?!但是我真的沒想到這招真的有用。”

眾人無語。

所以說,辦案這種事兒有時候就跟寫文一樣,再長時間的醞釀都比不上一瞬間的靈感。

雖說將勤補拙,但是面對紀風飏超強的直覺,還真是不無語都不行。

“所以我們的範圍現在可以縮小到這一塊。”紀蔚南點著地圖上那一塊說道:“第一個失蹤者就是在遊樂園門口失蹤的,所以我們以遊樂園為中心向四周擴散,看看有沒有什麽可疑人物。既然九個孩子都在這裏相交,而之前我們推論過帶走孩子們的人跟孩子們相熟,那麽這個可疑人物一定在這裏常駐,否則不會那麽巧合。”

“常駐的人……這個範圍很大。”任宸羽沉思了一會兒,開口:“這裏是商業區,工作人員很多,但是能跟這些孩子們關系好的,就只有遊樂場的員工、附近的小販、商場的工作人員——最有可能的是兒童專櫃的,還有就是書店的導購員。”

紀蔚南一錘定音:“就把這些人作為我們首要調查的對象!”

“現在就出發!”紀風飏無聊了多日的身體細胞終於開始活躍起來:“加上最新發現的這個,現在有六個孩子是白天失蹤,三個是晚上。所以即使現在是晚上,我們也不能掉以輕心!”